王胜利:追求写实艺术 倡导借古开今

文化人物网人物访谈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访谈 >

    王胜利:追求写实艺术 倡导借古开今

    2015-08-04 15:54
    来源:中国文化人物
    语音阅读


    王胜利,1951年生,陕西西安人。1986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1989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油画协会主席、陕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职务。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延安保卫战》 300cm×200cm 王胜利 作品



    《延安新市场》 210cm×180cm 王胜利 作品



     
    记者:您是国内著名的油画家之一,请您介绍一下油画这种西洋艺术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王胜利:作为世界上沟通人类情感的重要艺术语言,油画作为西洋艺术进入中国已逾百年历史,并在中国这块具有深厚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深深扎根、茁壮成长,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徐悲鸿、吴冠中、靳尚谊、陈逸飞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油画大师的作品和艺术实践蜚声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中国的艺术家们在学习和运用油画语言时,从开始不自觉到逐渐自觉地吸收民族艺术中的营养,使中国油画愈来愈显示出民族气概,从而形成中国油画民族精神的基本因素,这既表现了艺术家对客观对象的观察、分析,把握住了形神的辩证关系,也反映在他们运用形式语言表达的真实。富有表现力的油画作为世界上沟通人类情感的重要艺术语言,在中国的发展正在展示出美好壮观的前景。

    记者: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艺术家们应该为时代创作出怎样的作品?
    王胜利:艺术家是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应该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的进步的作家艺术家,都把高超艺术造诣和高尚价值追求作为人生理想;大凡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都以美的力量和形式揭示和传播引领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而作为中国艺术家,我们要时刻保持着个人对民族的文化意识的追求,并随着艺术实践的深入,不断尝试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油画语言,以自己独立的艺术思考,明确和调整着自己的艺术方向,坚定走向了写实主义的艺术道路。在写实主义的艺术道路上,我们应该进行严肃探索。我们的作品应该反映的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即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因为人们已经生活得很苦很累,如果再画得苦涩,那就没有立足的空间了。所以我们的作品中应该表现一种东方式的审美情趣,洋溢一种健康向上的审美格调,这样的作品才能获得人们的喜爱。

    记者:您认为艺术交流在对外国际文化交往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王胜利: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中华文化要想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就必须在自己的文化领域里有所作为,使自身的文化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而增强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在恰当的时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通过开阔国际艺术视野,海纳百川、融会贯通,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实现扬长补短,从而进一步提升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记者:您在担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期间一直强调“借古开今”,请问西安美院在教学中是如何做到“开今”的?
    王胜利:“弘美厚德,借古开今”是西安美院的校训。“借古开今”之“借古”就是利用古文化资源优势去学古、借古、习古,感受古文化脉搏;了解古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去开创和挖掘自己的艺术潜力,及至发扬、发展、再创新,这就是“开今”。简略来讲就是学习古代的优秀资源,但要充分领会精髓、融会贯通,继承并发扬从而在此基础上开创新天地。拿艺术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前人作出的贡献,我们身为华夏子孙,只是近水楼台而已,而艺术本身应具有创造性,这是本质的东西,在传统艺术上有创造,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核心、先进的核心,然后开拓它的创造性,结合地域文化的特点,继承创造。借古开今,开今才有创造性,开今才能发展。那么谈到创新,就要牵扯到当代性。不管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教育都不能回避创新。我们要结合当代人的观念去吸收传统,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走出来。出来是创造,是发展,只有创造才能发展,沉在传统中不出来就是作茧自缚,是亘古不化。关注传统文化,目的是运用,是创造。所以“开今”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这是我的基本理念。所以我一再强调必须在创新上下工夫,在‘开今’上下工夫。


     
    责任编辑:赵建华、张彦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