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频:西安工会医院院长田晔出席“新时代 新科技:中日医疗智领康复康养西安论坛”并发表演讲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马将平 张东立 苏晴 李鹏 东京分社记者 张川/摄影报道 日文翻译/李峥
“新时代 新科技:中日医疗智领康复康养西安论坛”于6月11日在西安盛大召开,吸引中日两国众多业内人士关注,为医疗康养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西安工会医院院长田晔出席论坛并在大咖对话现场发表演讲
“新时代 新科技:中日医疗智领康复康养西安论坛”大咖对话第一组现场,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创发物性科学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郭瑞齐、NPO 法人 life link 松野未佳主持论坛大咖对话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马将平 张东立 苏晴 李鹏 东京分社记者 张川/摄影报道 日文翻译/李峥)2025年6月11日,由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西安国医医院主办,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承办,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世界新闻联盟、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一般社团法人国际健康医疗促进会、日本胜佳株式会社、川井制药株式会社、康瑞生物科技国际发展协办的“新时代 新科技:中日医疗智领康复康养”西安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及夫人鸠山幸,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马文普,原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覃志刚,日中协会理事长濑野清水,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会长毛振宾,联合国妇女国际论坛原主席侣海林,中国国际康养科技学会会长、西安国医医院理事长周湛东,西安国医医院院长党明海,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原副会长桑福金,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事务所所长芳贺大辅,中国健康管理学会原副会长田鸥,日本工程院院士陈延伟,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延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澳门火凤凰影视文化董事局主席禤伟旗,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合作中心主任黄东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理论与实践创新分会会长张洪矛,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社长王保胜,DC-BIOTECH株式会社创始人荒井利尚,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容铁,致公党中央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委员李双辉等来自中日两国的政府官员、顶尖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
在大咖对话中,日本大阪大学教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创发物质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科学家福田宪二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泌尿与代谢康复中心国际康复诊疗部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莹,京都大学大学院医学研究科医学博士、日本内科学会认定医师、日本糖尿病学会专家近藤恭士,日本昭和医科大学助教、DC-BIOTECH株式会社董事三上贵浩,西安工会医院院长田晔,东京大学工学系研究科电气电子工程系副教授横田知之,日本一般社团法人国际健康医疗促进会理事崔熙泰,日本一般社团法人国际健康医疗促进会会长唐淼,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院长石胜彬,西安市红会医院副院长宋晓彬等中日专家围绕医学创新技术、医院管理、可穿戴设备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创发物性科学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郭瑞齐、NPO法人life link松野未佳主持对话活动。
西安工会医院院长田晔以“机制、服务、标准三驾马车,助推医养成果共享”为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西安工会医院始建于1953年,前身为西安市工人疗养院。2017年,医院按照“医、康、养、健”四位一体的标准进行建设,形成了如今的西安工会医院。医院以医养结合、医康结合、康养结合、健康管理与老年及社区综合服务相结合为主线,设立了老年护理院,引进国际专业的建设标准与服务管理理念,秉持“尊重、温馨、精致、有序”的服务理念,在同一院区为失能、半失能及失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医养结合照护服务。
护理院通过标准化输出,逐步构建起机构、社区、居家三级养老服务体系。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具体介绍:
一、以机制创新推动快速发展
医院与护理院采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了医养结合过程中医疗与养老业务板块权责不清、流程模糊的问题,保障了医养结合的高度融合。
为推动医院服务向专业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在发展初期,西安工会医院大胆创新,与拥有30年管理经验的法国多慰(Domusvi)集团开展合作,聘请法方资深专家担任顾问,将国际化的养老与管理模式与本土化的医养实践相结合,全面加速了医院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技术消化引进与自主创新,为实现服务标准的跟跑乃至领跑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以多层次服务满足全周期医养刚需
围绕老年健康服务的五个层次,医院着力为老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
预防保健:通过“防未病、保健康、慢管理、治小病”四个层面,实现医疗前置化。护理院可开展动态评估、床边会诊检查、药物配送等慢病管理服务,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
患病期治疗:针对基础病、常见病,可在护理院专区内治疗;对于危重病,依托医院专科优势,转入医疗病区救治。
康复护理:作为以康复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同时挂牌西安康复医院),康复科、中医科均可入户为老人提供床边服务,也可在专科开展物理或专业疗法,满足入住人员的康复需求。
稳定期长期生活照料:秉持“协助但不替代”的理念,为入住老人制定个体化服务方案。作为西安市最早开设老年痴呆护理单元的机构之一,经过多年沉淀,医院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工会养老护理体系,运用包括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11种非药物治疗手段,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临终关怀与安定疗护:开展临终关怀服务,为终末期老人提供对症治疗、舒适护理、心理社会服务等,打通了医养结合的“最后一公里”。
三、以标准化建设推进成果共享
医院积极开展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以“医养结合、品质服务”为定位,搭建起工会养老标准体系,制定了203项企业标准。
一方面,通过标准输出形成社区、机构、居家养老的三级服务体系,开展孵化项目4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点2个,对口帮扶农村幸福院1个,延伸了医养结合服务的覆盖面,并培养了一支懂标准、精操作、会服务的职业队伍。
另一方面,医院承担了西北大学社工专业、陕西省老年护士专科学校等8所院校的实训任务,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在各类比武大赛中屡获佳绩,荣获全国三等奖、陕西省一等奖等荣誉。
西安工会医院的医养结合创新模式受到国家及省市的广泛关注,先后被授予“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陕西省唯一一家)、“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等称号,入选全国医养结合典型名录,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陕西省医养结合十大案例”等荣誉,也是省市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五星级养老服务机构。
医养结合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老年治疗、康复养护,着力解决“看病难、养老难、康复难”等问题,推动与医保的协同衔接,依托信息化手段,构建机构、社区、居家联动的服务网络,让老人在家中遇到困难时能及时获得上门服务。我们将在实践中持续探索医养结合、康养一体的管理机制,总结规范化、标准化的模式,为我国老龄事业提供新的理念与方法,努力实现“为党和政府分忧,帮天下父母解难,替天下儿女尽孝”的目标。
(责编:刘升、张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