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文艺复兴的传奇大师

文化人物网天下收藏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当前位置:主页 > 天下收藏 >

    达·芬奇:文艺复兴的传奇大师

    2016-05-25 14:36
    来源:中新社
    语音阅读


    达·芬奇作品《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作品《抱银鼠的女子》



    达·芬奇作品《哺乳圣母》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 列奥纳多·达·芬奇,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天才,不仅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天文等多领域都有很高造诣,《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享誉世界;他还是谜一般的旷世奇才,生前留下大批未经整理的用左手反写的手稿,直到1817年才重见天日;“蒙娜丽莎的微笑”更是让人琢磨不透。
           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海滨小镇——芬奇镇,有一个叫安奇亚诺的小村庄。1452年4月15日,列奥纳多·达·芬奇就在这个美丽的地方降临人世。他的父亲皮耶罗·达·芬奇是佛罗伦萨有名的公证人,家庭很富有。达·芬奇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庄里度过的。孩子时代的达·芬奇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他尤其喜爱绘画,常为邻里们作画,有“绘画神童”的美称。14岁时,父亲皮耶罗受人委托,要画一幅盾面画。他想试试儿子的才能,看看到底能画到什么程度。小芬奇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画成了一个骇人的妖怪。作品完成后,小芬奇请父亲来到他的房间。他把窗遮去一半,将画架竖在光线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皮耶罗刚走进房间时,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面目狰狞的妖怪,吓得大叫起来。小芬奇则笑着对父亲说:“你把画拿去吧,这就是它该产生的效果。”皮耶罗确信儿子有绘画天赋,便将小芬奇送往佛罗伦萨,师从著名的艺术家韦罗基奥,开始系统地学习造型艺术。
           韦罗基奥的作坊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艺术中心,经常有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这里聚会,讨论学术问题。达·芬奇在这里结识了一大批知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和人文主义者,开始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约1470年,达·芬奇协助韦罗基奥绘制《基督受洗》,虽然他只画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态、表情和柔和的色调,已明显地超过了韦罗基奥。在20岁时,达·芬奇已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用画笔和雕刻刀去表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的真、善、美,热情歌颂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达·芬奇并不满足他的这些才干,他要掌握人类思想的各个领域。他一生都被两种情绪所羁绊——对生活的不可知性或无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这个神秘的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释其含义,描绘其壮观。他很早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研究者、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艺术家。
           1499年,为躲避战乱达·芬奇在曼图亚和威尼斯等地旅游并进行一些科学研究。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并开始创作《蒙娜丽莎》。这之后达·芬奇再去米兰,并继续服务于米兰宫廷。1513年,达·芬奇移居罗马,罗马对于他来说并不是很讨人喜欢的地方。他在那里做了短暂的停留,见到了米开朗基罗和其他当时在罗马的艺术家,但并没有显露他任何的艺术天才。他在那里基本上是研究一些类似于魔法的小把戏,以至于罗马人当他是巫师一类的人物。1515年,达·芬奇移居法国,最后定居昂布瓦斯。
           达·芬奇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去世时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内容从物理、数学到生物解剖,几乎无所不包。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像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现。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哺乳圣母》里画家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母爱的普遍人性。形象丰满,神态恬静,洋溢着一种年轻母亲的温柔的爱子之心。圣母怀里的婴儿形象被画得很生动,但在这里仍然是色彩处理让位于解剖结构的合理性。总之,这一幅画是他前期肖像艺术的一个范例。这时期,达·芬奇所全神贯注的,正是他对人体描绘的科学研究。

     
    责任编辑:张彦、刘升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天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