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仁: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与他的传奇巨作

文化人物网天下收藏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天下收藏 >

    朱炳仁: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与他的传奇巨作

    2024-08-28 15:46
    来源:未知
    语音阅读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在杭州雷峰塔前,正是朱大师为雷峰塔身穿上了“彩色铜衣”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摄影报道



    朱炳仁为新建的雷峰塔深化制作的铜雕,耗铜280吨。黑氧化色的铜瓦,斗拱及梁柱呈现阳刻凸花的中国红,不仅保留了铜的美学意义,也增添了中国元素,成就中国第一座彩色铜雕宝塔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朱军岷承建的杭州香积寺铜殿是京杭大运河畔的“运河第一香”,体现了当代铜雕工艺的高峰水准








    香积寺采用铜瓦,屋脊、栏杆等部位也做包铜处理,独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深化打造的黑瞎子岛东极宝塔,采用青铜瓦铺盖,并用专门设计的滴水、勾头图案再现“龙戏东珠”的意象和内涵,达到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形式的高度融汇,形成浑然一体的建筑艺术旷世珍品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深化制作的桂林铜塔,是创造力凝固后留在山水之间的一大景观






    被古铜包裹着的桂林铜塔,闪烁着金属的质感,瓦片、飞檐翘角和装饰柱均采用现代的铜雕工艺



    朱炳仁、朱军岷父子带领金星铜工程匠人团队,结合观音法界定位和佛教文化特征,以百年“朱府铜艺”助力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佛教建筑传世之作






    圣坛主体突出观音元素,莲瓣、栏杆等均采用铜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 “铜,在沸腾;铜,在喷金;铜,在等待,一千年,两千年,五千年的等待。”朱炳仁在诗中激情写道,“但愿我即是铜,铜即是我。”
           朱炳仁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他以铜为建筑语言,融文化、科技、艺术与传统为一体,精心铸造了雷峰塔、峨眉山金顶、桂林铜塔、灵隐铜殿,以及G20杭州峰会主会场、金砖厦门峰会主会场、武汉“习莫会”会场、上合青岛峰会主会场、北京世园会主会场、普陀山观音法界、绍兴大禹纪念馆等100余座雄奇瑰丽、意韵非凡的标志性铜建筑,它们成为伫立在华夏大地上的一件件传世巨作。
           对很多人来说,杭州西湖边的雷峰塔并不陌生。但旧的雷峰塔早在1924年就已倒塌,而新建的雷峰塔是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它的铜艺工程师是朱炳仁。
           在G20杭州峰会主会场宴会厅里,一道道透着淡雅气质的紫铜门框,极具中式传统风格的铜制穹顶;走入迎宾厅,呈现出钱江潮波浪纹路的庄严铜大门赫然醒目;会议大厅里,吊顶外圈的“流线型紫铜连心斗拱”尽显铜的稳重……这些,都是“铜雕父子”朱炳仁、朱军岷和他们团队的作品。
           几十年来,朱炳仁刻苦钻研祖传手艺、积极探究现代科技,研发出“多层次锻刻铜浮雕”“多重蚀刻仿铸铜”“紫金刻铜雕”“高反差磨花工艺”等60余项国家专利,应用现代科技成功建成了一座座传世巨作,出版有中国首部铜建筑艺术专著《中国当代铜建筑艺术》。
           十几年前,朱炳仁到访法国卢浮宫时感慨万分:“以《断臂的维纳斯》为代表的世界名作可供人近距离观看甚至触摸,而中国的博物馆往往把人民与艺术品隔离得那么远!”于是,他想建一座中国的铜雕博物馆,让所有人都能进来看一看、摸一摸,近距离感受铜艺。
           “铜雕父子”在杭州河坊街上打造了一座精美绝伦的“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成为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江南铜屋”。这座中国第一座铜文化民居,凝聚了朱炳仁与朱军岷父子两代人共同的愿望,他们倾其所有建造了这座铜文化艺术博物馆,这是一座全年免费开放的艺术馆,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来此参观感受铜文化的魅力。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地感受铜的气息,这是一座可以随便触摸、随便拍照的艺术馆。
           如今,朱炳仁的铜雕艺术巨作遍布全国,已成为各地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它们不仅精美绝伦,而且庄重大气,融和在山山水水之中,更平添了一种阳刚之美。
     
    中国最大紫铜牌楼 浙江大学求是书院铜牌楼

           求是书院铜牌楼,是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它位于求是书院文化元素建筑群北侧广场上,讲述浙江大学一百二十年的风雨历程。铜牌楼长11.5米,宽2.36米,高9.7米,是中国最大的紫铜牌楼,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朱军岷父子及金星铜工程又一传世经典的创造性成果。
           求是书院铜牌楼在设计时经过了多位学者引经据典,各抒已见,精心推敲每一处细节,认真核定每一块图案,历时近两年的研究、讨论和反复修改才最终出炉。
           铜牌楼北立面牌匾上书“求是书院”,这四个字源自“求是书院”旧址界碑。朱炳仁为浙江大学“量身定做”的牌楼为明清式全铜制作,四柱三间歇山式结构,脊两端饰螭吻装饰,额枋分饰龙纹和宋锦,工艺精美生动,显得古香古色,庄严厚重。在铜牌楼的额枋、拱柱、花板等部位,辅以钱江潮、岁寒三友、双凤朝阳、一路连科、麒麟等图案,赋予牌楼积极、美好的寓意。
     
    普陀山观音文化园荣获鲁班奖

           2021年12月,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2020-2021年度第二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入选名单”,由“铜雕父子”朱炳仁、朱军岷领衔的杭州金星铜工程有限公司参建的普陀山观音文化园榜上有名。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简称鲁班奖,是由住建部指导、中国建筑业协会实施评选的奖项,以超高标准的质量、工艺要求著称,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
           2020年11月14日,普陀山观音文化园在观音法界正式开园。观音文化园是一个以观音文化为主题,集艺术展示、教学研究、国际交流以及文化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文化主题博览园,是展示世界一流佛教文化圣地普陀山的又一标志性亮点。
           普陀山观音法界位于东海之滨,浙江省舟山群岛朱家尖白山山麓,规划面积为2500亩,总建筑体量约28万平方米。通过建筑、园林、文物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佛教文化内涵及文化审美,又与普陀山隔海相望,空间格局更显精美。
           作为观音法界的建筑地标和文化地标,观音圣坛是世界上唯一以观音为原型的佛教建筑、世界上最大规模体量的佛教文化综合项目、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四众弟子教化基地和将佛教造像原型作为建筑形态意象的佛教建筑。
           观音圣坛整体结构为“一主两从”品字形建筑群,总建筑面积61900平方米,主体地上十层,地下局部一层,建筑高度91.9米,其两侧分列善财楼和龙女楼。
           观音圣坛形态恰如毗卢观音,结跏趺坐于多层莲座之上,体现着“圣坛即观音”的理念。其外立面主要分为四大系统,背光、莲瓣、柱廊、毗卢帽,采用了铜、铝、钛、石材、玻璃等多种材质,其中钛瓦为国内首次应用。建筑表面由三维双曲线、抛物线组成,无规则定位点多达几百个,施工稍有偏离,装饰面就无法闭合,处理难度极大。
           观音圣坛更是全球首个结构空间双曲面建筑,即“清水四面”结构建筑。观音圣坛中庭创新性地采用须弥山的设计思路,体现“观音纳须弥”的精神本质,内部“须弥山”结构,高23.7米、跨度60米,剖面曲率有29种、镂空网格15种。
           沿中轴线步入圣坛,满眼的白色通体生辉,目光之所及无不精美至善。圣坛室内整体为超大、超高、异型空间,大量运用传统木结构、精雕漆器、铜雕等传统工艺,并充分结合GRG、灯光、演绎等现代材料与技术,充分体现项目文化内涵,向大众讲述展示大爱无疆的品性、大慈大悲的善性和救苦救难的德行的故事。
           圣坛景观绿化工程以“海天佛国”为理念,小南海人工湖打造“自循环”水下丛林,改善水体水质、保持原有生态环境。接引三桥并排而列,横卧小南湖之上,迎云送霞,极具美感。
           整个广场环境更向山水延伸石材铺装、临水绿植、灯光点缀,水岸交融,虽为人作但恰自然,营造出庄严伟岸的大格局,烘托出清净肃穆的大禅境。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天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