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雕塑家潘鹤(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潘鹤作品《农民父子》(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我们找不到另一个雕塑家,在他一生的作品中,像潘鹤教授那样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作了如此真诚而强烈,全面而深刻的表现;我们也找不到另一个雕塑家,像潘鹤教授那样,对20世纪的雕塑事业作出了全方位的贡献。(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南粤客家妹(铜像)(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1993开荒牛》(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珠海渔女(头部)(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烧鸦片纪念碑
爱因斯坦(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睬你都傻(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孙中山》(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大刀进行曲(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去年初,著名雕塑大师潘鹤获得中国美术终身成就奖,这已经是85岁的潘鹤拿到的自己生命中的第四个“终身成就奖”——我国美术界最高奖项。对此,为我国雕塑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潘鹤却感慨地说:“我们这群上台领奖的老头儿,都不是七老八十,而是八老九十了,是稀有动物。能得到这个奖,我感到既感激又惭愧。感激的是,新时代的人们没有忘记我们;惭愧的是,我仍然壮志未酬,怎么能拿终身成就奖呢?今日国已不穷,正是实现‘壮志’的时候。”言辞中,这位85岁高龄的老人仍然意气风发,壮志凌云。
语文课本插图中的《艰苦岁月》、海珠广场上的《广州解放纪念像》、深圳的《开荒牛》、珠海香炉湾畔的《珠海渔女》、日本原子弹受灾区长崎和平广场的《和平少女》、张家界的《贺龙》……正如原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雕塑家梁明诚所评价的:我们找不到另一个雕塑家,在他一生的作品中,像潘鹤教授那样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作了如此真诚而强烈,全面而深刻的表现;我们也找不到另一个雕塑家,像潘鹤教授那样,对20世纪的雕塑事业做出了全方位的贡献。
艰苦岁月造就精技豪情
潘鹤少儿时期是中国社会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时期,到20岁的时候,屈指拨算他已经跟随家人逃难了16次。颠沛流离的生活,读书断断续续,即便这样,却没有湮没他的艺术灵性。小潘鹤在逃难的路途上,常看到从大户人家偷出来的旧杂志、“小说月报”,他从中发现了他生命中极其向往的东西——上面有许多精美的美术作品插图,画报刊登的是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他拿在手上反复临摹。后来,潘鹤又迷上了雕塑、油画、水彩。他时常自娱自乐地画水彩画和油画,雕塑人物,学写诗、写书法。有一次,著名岭南画派画家黄少强来潘鹤家做客,黄少强得知作品竟然是出自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之手时,很吃惊。他向潘鹤的父亲欣然表示收潘鹤为学生,不如学国画更合国情。
于是,潘鹤师从黄少强学习国画。黄少强虽然出身富贵人家,但他心系百姓疾苦,其绘画作品全是以反映老百姓当时苦难生活为主题。黄少强作画从来不是为了赚钱,相反,他把全部家产都用来投资为老百姓作画、出书、办展览,以画笔针砭当时的社会时弊。遗憾的是黄少强当时肺病缠身,只给潘鹤做了6个星期的老师就去世了。虽然二人的师生缘很短暂,但这段学习经历却令潘鹤受益终身。潘鹤牢牢记住黄少强的教导“艺术风格是人格的表现”,只有先把人做好,才能创作出高雅的艺术作品。潘鹤从此立志也要做一个像老师一样不为金钱所动,终身为老百姓服务的艺术家。
潘鹤自言对雕塑的兴趣发于偶然。“当时从未见过石膏像,也没在广州及港佛发现有雕塑家。但整天画水彩画和油画的我忽然心血来潮很渴望玩玩黏土,但又未见过粘土,便一夜不能睡。回到佛山的家中,便去买了一元的补窗的桐油灰。回来关了门,我马上对着镜子塑自己的像。”
走上雕塑之路的潘鹤,经历了这门艺术从“边缘”走进“主流”的全过程。在创作之初,雕塑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和民间“公仔”没什么区别,全国有雕塑的城市,不过十来个,其中大部分作品出自外国人之手。而潘鹤搞雕塑甚至没有得到家庭的支持,他在日记中写道:“母亲总是叹息我做这些无为的东西,担心我将来之命运。她常常表示出厌烦我这样沉迷于艺术的样子。”
在这种环境中走过来的潘鹤表示,想不到能亲眼看到雕塑这种曾经被遗弃、被鄙视的艺术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因此决心加倍珍惜。
新中国成立后,潘鹤以高度的热情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中,他参加土改、三反五反民主改革、改革农会等工作队。他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身心,锤炼意志。慢慢地,潘鹤发现,艺术不仅仅有它的个性,还有它的共性,不但要表现小我,更要表现大我。大变革、大熔炉练就了一代人的英雄大气概,潘鹤对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移,即便与同代人共同经历了建国后中国社会大大小小的38次政治运动,他对国家的未来依然充满坚定的信心。后来,潘鹤就读了革命的华南文艺学院,不久,潘鹤参与了黄新波领导筹备的广东美术室(广东省美协的前身)工作,并被派到华南文联,具体负责《华南文艺》、《华南画报》的编辑工作,不够稿源的时候就动手写起来;找不到人插图的时候,就自己画起来。在建国后的30年中,潘鹤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虽然不多,但至今依然是弥足珍贵的。其中,《当我长大的时候》反映的是小学教师在偷听学生讲悄悄话。当时,农村看不起这些小学教师,认为他们能当上老师都不是贫下中农的后代;城里的知识分子又看不起这些小学老师,认为他们够不上知识分子。潘鹤却有了创作灵感:农村文盲很多,基层农村的教育,就得靠这些人。于是,他塑造了《当我长大的时候》这件雕塑作品,这件作品曾受到了毛主席的重视。1956年潘鹤创作的《艰苦岁月》是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领导要他创作四野军木船渡江《解放海南》作品,但潘鹤却表现了海南游击队的艰苦岁月。后来,有人把该作品归到长征题材那里去,潘鹤是不同意的。为此,他坚决地说:艺术家要讲真话,不要弄虚作假。潘鹤就是这样纯粹的艺术家,他实事求是,紧跟时代,与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
开荒牛踏上建设征程
辛亥革命之后,破除迷信,各种佛像被捣毁,大型的雕塑近乎绝迹。解放初期,潘鹤开始做户外和城市标志性雕塑。但那时候都比较简单,并没有形成系列。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开始搞经济特区,这是一个做城市雕塑的最好时机。1979年为珠海经济特区雕塑《珠海渔女》;1981年为深圳经济特区雕塑国贸大厦喷泉及市政府大院雕塑“开荒牛”。
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梁湘找来潘鹤,想请他在深圳市委大院里塑造一个“大鹏展翅”的雕塑。潘鹤认为:大鹏是要飞的,放在深圳的香密湖或者山顶上都可以,但放在市委大院里万万不可以。因为深圳正在建设特区,目前,楼房大部分是两三层高,但过了若干年后,一定会高楼林立,那时,大鹏就像困在笼里飞不起来。于是,便停了下来。过了一年半载,深圳市委领导又找潘鹤,说五套班子已经定了深圳的市花是莲花,就等中央批下,要潘鹤做莲花。潘鹤又认为不妥:自称是莲花出污泥而不染,那谁是污泥?难道是指本地人?香港投资者?外来人员?还是参加建设特区的各民主党派?他们都是我们要团结合作的人,搞特区建设得靠很多人啊。他们觉得有道理,结果最后深圳市花也改了。随后,又有人建议搞两座狮子放在市委大院门口。潘鹤又认为:特区不适宜摆狮子,给人民群众一种封建社会衙门架子的感觉。他们中有人反驳:那中南海摆了。潘鹤回答:那是文化传统,是留下来的历史文物。两年后,梁湘又约来潘鹤,两个人在闲聊中,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他们刚参加革命的时候都立志“俯首甘当孺子牛”,但在“文革”期间又都曾经成为“牛鬼蛇神”。潘鹤说:“经过‘文革’的破坏,大地一片荒芜,需要开荒建设,你们有没有想过再做一次孺子牛?重新开荒。”梁湘听后非常有共鸣,国家正待复兴,踏实做事是一种全社会都需要的正面能量。梁湘当即就不让潘鹤回广州了,安排他住在当时只是碌架床的市委招待所。晚霞时光,潘鹤倘佯在如同小乡镇的百废待兴的深圳马路上,他看到到处是拖拉机、推土机,灰尘滚滚,拖拉机一次次地把砖头、树头拉走,视觉的冲击,嚯地给艺术家带来了瞬间的灵感火花。潘鹤马上动手做设计方案,题目就定为《开荒牛》。翌日早上,该方案在深圳市委领导班子里议论开了,赞成的有,反对的也有,反对的意见主要是:为什么还要做低头的“牛”而不做飞起来的“鹏”?在这个问题上,梁湘力挺潘鹤。当《开荒牛》的制作预算出来后,深圳市财局一名女领导感到很惊讶,她说:买头耕牛都不用那么多钱,假牛还要那么多钱,要审计再说。为此,《开荒牛》的制作费是潘鹤垫支的。于是,《开荒牛》诞生了,潘鹤解释说:马路上千千万万的拖拉机、推土机,都是开荒牛;开荒牛后面的树根不是树根,是落后的意识、官僚意识、小农意识,盘根错节,如不拔了这些根,将来不会有发展。他说,孙中山推翻了封建社会,砍掉了顽长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大树,共产党要把封建树根拔掉,否则社会难以前进,不摈弃保守观念,思想无法解放。这头牛有一只前脚是跪着的,说的是我们这一代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吧。
《开荒牛》开始安置在市委大院。有一次,邓颖超大姐来深圳市委开会,会议室里大家都等候她,原来,她在《开荒牛》前留影。一会儿,她还招呼大家在《开荒牛》前合张影,才开会。她接着很激动地对大家说:《开荒牛》是特区精神,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深圳特区成立20周年的时候请潘鹤去,老书记们都来了,一一和潘鹤握手,说:“你塑造了开荒牛,我们个个都是开荒牛!”特区建设可以飞速发展,但还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继续前进。于是,潘鹤就在《开荒牛》的左方塑造了《艰苦岁月》;而特区建设也不是一代人的事,应该持续以恒,要有一个自我完善过程,因此,2010年,潘鹤又在《开荒牛》右侧立了一个《自我完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潘鹤以哲学家的敏锐洞察了一座城市的精神轨迹,并以艺术家的巧手呈现了它。
城市要绿化也要文化
在“文革”结束后,潘鹤担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发现雕塑系的学生毕业后完全没出路,根本没人愿意报考雕塑系,即便考进雕塑系的学生不到一个学期就要求转系,雕塑事业显得十分冷落。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潘鹤不仅以“深圳三步曲”系列等作品为深圳特区塑造了精神的象征和图腾,而且还抓住这个做城雕的大好时机,通过各种关系去认识领导,游说他们用城市雕塑为城市建设服务。潘鹤对他们说,一个城市不能只有绿化,还要有文化,文化是无形的软件,如何使无形变成有形,硬件就要靠铸造下来的雕塑。一个城市有了绿化和广场还需要雕塑来画龙点睛,使软件(文化)变成硬件(雕塑),如此便能使无形变为有形了。潘鹤以此把雕塑界的需要转化成城市建设的需要,城市雕塑慢慢繁荣起来。一路走来,潘鹤早已堪称国内城雕艺术创作当之无愧的开路人。
随着城雕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许多问题也相伴而来。由于城雕发展速度较快,在题材、样式,以及环境的关系方面,在社会文化审美等方面往往失衡。城雕越做尺度越高,越做体量越大,越做数量越多,缺少城市雕塑的文化规划,因此,文化个性特征不明显,各城市题材雷同。在从众心理支配下,雕塑意念、形式被新的概念化、模式化所束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被大量引进,国内很多艺术家盲目追赶世界潮流,却被“潮流”挟裹得失去了独立的艺术判断。而各地也忽视了应该根据自己的城市特色进行创作,同样盲目跟风,人家有什么,我也照猫画虎来一个。对此,潘鹤语重心长地说:“唯有艺术质量是城雕的生命。一个城市的雕塑如果不与当地人文景观结合,没有地方特色,这样的作品价值就大打折扣,甚至可有可无。”
有一次,雕塑大师刘开渠和潘鹤商量,是否要建议有关部门把一些城市中的城雕次品都拆掉。潘鹤表示,还是不要拆,拆掉打击不了那些利欲熏心的从艺者,拆了这里的,他们可以去别处再做。拆除的结果只是打击了官员的信心,以后不敢再做雕塑了。潘鹤感慨地说:“当初,我们提出发展城市雕塑,可能是历史的功臣,但现在劳民伤财、污染城市的雕塑泛滥成灾,我们反而成为历史的罪人,垃圾明显比精品多。追其根源在于一些艺术家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而是在为人民币服务。有人曾要求我两个月落成一座雕像,我当场对他说,你请广告公司画广告牌算了。雕塑不应该是这样的,这简直就是离谱。”
为中国留下雕塑“世纪通史”
2008年5月,在广东省政府的关怀下,潘鹤雕塑艺术园建成正式开放。雕塑园位于海珠区的三滘村,用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2.3%。
雕塑园的建设让潘鹤酝酿已久的构想有了实现的机会。雕塑园的主题思想是根据潘鹤70年来创作的、涵盖不同历史岁月的作品编汇成“世纪见闻录”,以历史事件为顺序分为“求生存”、“求独立”、“求解放”、“求富强”、“求和谐”五个部分,作品记录了恢宏的中国近代革命史。
潘鹤说,自己已经80多岁了,“儿童时的梦想终于成真了!”能够通过这个雕塑园来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在自己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创作的作品就好像“嫁出去的女儿”,已经有200多座分布在世界各地75个城市的市区广场上。百余件陈列在国家级美术馆、博物馆中。俗话说“别时容易见时难”,很多的作品完成之后,自己也没机会到所在的城市再去看一看。而有了这个园之后,仿佛外面的“女儿”们都回娘家团聚来了,心情非常激动。
潘鹤已在雕塑园中陈列100件作品。这些都本不是为自己的雕塑园所做,但它们都记录着潘鹤的心路历程,反映着社会的风云变幻。“我的艺术生命远没有结束,我要创作更多作品,报答社会。”潘鹤表示,能在耄耋之年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回望70多年的创作,“人生如此,还有什么所求?”这位几乎看遍了中国一个世纪风云变幻的艺术大师,用勤奋的双手和深邃的目光为中国留下的雕塑“世纪见闻”。
艺术不是用来博掌声的
身为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的潘鹤可谓早已桃李满天下。但谈及雕塑艺术人才的培养,潘鹤仍心有所忧。潘鹤说:“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雕塑系都是向油画系、国画系要学生,6个名额都难招,现在,雕塑火了,雕塑系好招得不得了,千多人报名才要60个,不知道报名者是真的为艺术呢?还是为钱?希望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当今,雕塑界一些有点名气的雕塑家利欲熏心,却又投机取巧。经常用各种手段接了雕塑任务后,找来一些廉价劳动力完成任务后,将作品写上自己的名字,予以交差,甚至行贿。对于这种偷梁换柱、雇佣别人代劳的做法,潘鹤深恶痛绝。他虽已80多岁,仍身体力行、亲历亲为做雕塑,“除了打石头、焊接和堆泥,其他工作全部自己做。艺术容不得弄虚作假,艺术作品是我的孩子,请人代我生孩子怎么行?”
潘鹤时常告诫他的学生们:“投身艺术要以尊重自己的真情实感为前提。不能是谁有钱,谁就是真理。艺术创作不是用来博掌声的。它是艺术家真情的流露,它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艺术作品应该像万古长青的松柏一样,经得住时间的历练。”
有一次,潘鹤的作品在日本展出。展览吸引了众多当地业界人士和普通民众,并获得好评。潘鹤一下成为全场焦点,与其拍照、握手的粉丝将其团团围住,旁边的一位记者随口说:“您好像明星啊!”潘鹤对这句话则非常反感:“明星?唱歌的有歌星,拍戏的有影星,我是跟泥巴打交道的,我是雕泥星!”“雕泥星”在广东话的谐音里是一句粗口,潘鹤借用这句调侃之言表达自己对当今社会拿艺术炒作的不屑与不满。
看到当今社会不少年轻人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潘鹤开始构思《开荒牛》的续篇。潘鹤告诉记者,这次作品中的牛不再是低着头,一门心思地用力开荒向前走;而是趾高气昂,拉着一车黄金悠闲自得地向前走。潘鹤已经为这个颇具讽刺意味的“黄金牛”设置好摆放地点——与《开荒牛》并排对列在潘鹤雕塑园中,以激起观众对时代思潮的反思。
尽管潘鹤从不肯为了名利而放弃自己艺术创作的原则,但对当今市场上出现的艺术商品化现象,潘鹤有着很淡定的心态去面对:“艺术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来说,是有利用价值的,被利用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历史上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如米开朗琪罗、罗丹这些伟大艺术家的创作,很多都是为了满足政治家彰显功绩、教化民众的需要,或者是出于生存的需要用于交换的目的,这都无可厚非。但今天的人们看到那些人类艺术史上的精品和瑰宝,不会记得过去的政治家或者商人的功利目的,只有艺术家的灵魂和思想在作品中永恒。艺术家不可能拒绝所有的被利用,否则就失去了一切发言的机会。艺术家应该利用这种被利用的机会,言说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观念。那些短期的商业行为的泡沫很快就会散去,而艺术为人类和历史留下的是永恒的真理。”
当今的青年学生基本上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数人的成长经历是一帆风顺、备受呵护的。因此,在生活和创作中,但凡是遇到一点挫折或打击,不少学生就容易心灰意冷,消极沮丧,犹如世界末日将至。对此,潘鹤时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他的学生。在潘鹤小时候,学雕塑的人没有地位。他的父母不许他学,但他坚持不懈;新中国建国以来38次政治运动,潘鹤每次都未能幸免被牵连,但潘鹤觉得只要问心无愧,不求名不求利就不怕什么。潘鹤乐观地用自己的一座作品表述自己的心境——《笑到最后》。潘鹤教育学生:“普通人遇到磨难是生不逢时,但磨难对艺术家而言是千载难逢。豆芽几天就可以长出来,但它永远是昙花一现,而松柏却是成百上千年饱经风霜后长成的。因此,要想在从艺道路中取得成绩,就要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考验。”
言谈中,潘鹤对于70余年的从艺生涯无限感慨,更对雕塑界的新生代充满希望。这位饱经风霜的老艺术家犹如勤耕不辍的开荒牛不畏磨难走过重重艰苦岁月,现如今,更如一只超凡脱俗的闲云野鹤把中国新时期的雕塑艺术送向五湖四海。
潘鹤先生艺术简历
1925年生于广州,现任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
在其70年艺术生涯里,他创作的大型户外雕塑有100多座,分别建立在国内外75个城市内的中心广场上,100多件中型室内雕塑为国家级美术馆、博物馆永久陈列。
1956年创作的雕塑《艰苦岁月》五十多年来一直收编入中小学课本内。
1988年他被国务院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及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国家级五一劳动奖章”。
2003年获文化部授予“造型及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
2007年广东省政府及广州市政府为其建立“潘鹤雕塑艺术园”。
2008年中国雕塑学会授予“雕塑终身成就奖”。
2009年12月,获中央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颁发首届国家级中国美术终身成就奖。
2009年中国国家画院授予文艺界首批院士称号。
其艺术成就曾载入前苏联国家历史研究所出版的《世界美术史》及国内多种版本的《中国美术史》。
主要作品
上世纪50年代有《艰苦岁月》、《课余》;60年代有《洪秀全》、《省港大罢工》;70年代有《睬你都傻》、《大刀进行曲》、《广州解放》、《珠海渔女》;80年代有《深圳开荒牛》、《张家界贺龙》、《华清池贵妃》、《上海龙华烈士》、《南越王墓外墙》、《福建陈嘉庚》、《日本和平少女》;90年代有《不作奴才才有明天》、《自我完善》、《虎门烧烟》;21世纪后有《抗非典纪念碑》、《军委大厅浮雕》、《新疆水来了》、《内蒙和亲》。
主要建树
上世纪70年代由于户外雕塑在中国20世纪被遗弃,全国美院雕塑系课程已转型为民间工艺三雕课程(陶瓷、木、玉),因此潘鹤立即在全国刊物上提出“雕塑主要出路在户外”、“社会主义是城市雕塑的最佳土壤”等观点。并在1980年首创美院雕塑系与理工学院合办2年制美术系与建筑设计系双结合培训班,是雕塑系的教学改革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