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 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永恒使命
新浪微博
新浪看点
搜狐视频
网易订阅号
头条号
腾讯自媒体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大家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搜索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首页
文化大家
人物访谈
特别报道
世界之窗
文化广角
新闻资讯
天下收藏
文化人物资库
视频新闻
在线杂志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大家
>
冯远: 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永恒使命
2015-08-04 13:42
来源:中国文化人物
语音阅读
著名中国画家
冯远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在21世纪中国,冯远的绘画是一个标识,既标示着新中国主流美术创作发展的状况,也昭示着当代中国美术在观念、精神及语言方式上的突破性进展。他是当下的又是历史的,他用他那独特的表达方式,为时代立言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冯远正在挥毫创作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乡童》 400×180cm 2006 冯远作
《我们》 380×220cm 2009 冯远作
《望夫妹》 105×250cm 2011 冯远作
《岭南风》 67×135cm 2007 冯远作
《秋实图》 2007 冯远作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这本是明代诗人杨慎描写昆明的诗句,不过当把它用来形容当前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也颇为贴切。
当前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唤,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愿。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作为中国著名艺术家,冯远清晰地认识到,他赶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时代,所以不能辜负这个时代,要去寻找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形式,寻找一种深刻的思想和作品的内涵,寻找一种丰富的技艺和表现语言来体现他的作品,从而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为时代和人民而艺术
立志于献身文化美术事业的冯远说,70年来,我们的文艺创作路线一直没有偏离毛泽东“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更是非凡。而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修养要靠文艺作品,要靠文艺作品去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鉴赏水平,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如果一个艺术家只感兴趣表现个人化的东西,那他只能是一个小众艺术家,虽然作品是艺术家个人创作的,但是从他放下画笔或雕塑刀的那一刻起,作品只要走进公共的展览场地,或者被传媒通过印刷出版,这个作品就不再完全属于个人,它具有了某种公众性。再杰出、再个性不羁的艺术家,也不能完全无视艺术的公众性,既然要尊重公众性,他就必然要在他的作品中构建一条与观众对话的桥梁,建立能够互动的一种审美对接关系,目的是让公众理解他的作品,读懂他的作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大众对他的作品可能会木然无感觉,那些伟大的艺术家绝少会说作品只为自己做,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的文艺作品都是为大众服务的。70年后的今天,我们提出“为人民写作,为人民放歌”这是非常好的。“我们这一代艺术家经历过动荡的岁月,所以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如今的文艺发展得到了党和政府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关注,这是历史上难得的好机遇,我们要珍惜这个大好时机,要做好学问,创作出更多更好作品来回报这个时代,这是今天艺术家的历史责任,也是社会责任。”
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奋斗不辍
培养美术人才 促进文化繁荣
2009年3月29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冯远工作室人物画高研班开学,这个班在筹划过程中,一直得到冯远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著名美术理论家张晓凌的热情支持和具体指导,并亲自出任该班的专业、理论导师。
中国人物画高研班以创作研究为主干课程,同时兼顾写生训练和理论研修。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主旋律,鼓励多种风格的艺术探索,在突出民族特色彰显时代精神和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的创作思想指导下,努力表现当代中国人的形象。
该班在招生时一改以往的形式,采取学员选导师、导师挑学员的双向选择方式,为探索高层次教学新形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学员均是来自全国美术院校和专业创作机构的教授、副教授和国家级美术师职称的中青年水墨人物画家,他们在当代人物画创作实践中已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在大力推进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今天,中国画艺术创作的前景令人鼓舞。
策划美术展览 传承文化血脉
2009年9月22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为“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免费向公众开放。冯远是这次美术创作工程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展览以我国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内容。由33幅中国画、51幅油画和18件雕塑组成的共102件作品凝聚了众多艺术家数年的心血和努力,呈现了当前我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最佳水平。参展的作品以恢弘的气势和震慑人心的艺术魅力,共同连缀成中国近现代历史波澜壮阔的艺术画卷。这次展览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观众,被誉为“是以美术作品表现‘复兴之路’”。2011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冯远又向大会提出了“关于立项并启动‘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提案。同年12月17日,“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这是继“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顺利实施之后,国家又一次投入巨资实施的大型美术创作工程。
冯远说,这两大工程是最重要、作者实力最强的集体“创作”,能够得到各方的支持并组织、联络广大艺术家们共同描绘百年近现代历史和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史,这既是一件由众人成就的社会功德事业,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基本建设项目。“这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国际交流 提高文化地位
“美术馆不能像个衙门,应成为集大众文化休闲、娱乐、审美、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国家级殿堂。”这是冯远始终坚持的原则。他参与发起筹办“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旨在把国内外优秀艺术作品展示交流,实现高雅艺术与大众零距离互动。作为“双年展”的策划委员之一,冯远谈及北京国际双年展时,言语间充满自豪:“‘双年展’是国际间流行的一种美术展览机制与模式。以其跨国界的综合效应和两年一届的持续影响力,成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和展示世界各国文化实力与艺术特色的平台,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化形象与文化地位的象征和标志。举办我们国家自己的‘双年展’,既是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使然。”
在冯远和同仁们的精心组织与策划下,北京双年展已相继举办四届,并引起世界艺术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参展国也从之前的45个增加至85个,参展艺术家累计2000余人。意大利文化中心主席桑福曾激动地预言:“如果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艺术趋势会发生一次新的、革命性运动的话,那必定是在中国。”
推动产业升级 增强文化实力
2005年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创造的收益逐年递增,所占GDP比例也越来越大。冯远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将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发展序列中,在城市化进程中,现代设计已经日益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设计产业也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具备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嗅觉灵敏的国际设计公司和设计师纷纷来华抢滩。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近年来已有众多来自香港、台湾和国外的设计公司挂牌营业,竞争日趋激烈。
“我们必须清醒地分析国际设计公司进入中国的利弊,考虑自身发展的道路和应变对策。”冯远通过对当前中国设计产业的分析,梳理出五大制约因素:中国设计产业发展总体上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规模小,缺少影响力;设计消费市场有待培育、指导和激活;设计业专业化程度低,优秀设计人才匮乏;相当多的设计专业人员缺乏市场开拓经验与相关知识能力;我国一直没有专门权威的国家级专业协会组织。
冯远认为,中国作为经济文化大国,要有与其身份和实力相适应的设计力量,要拥有一支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设计师队伍和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积极推动产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发展,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此,他建议政府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早日实现设立中国(艺术)设计师协会。在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建立类似其他文艺门类的专业社会组织,发挥“服务、联络、协调、监督”功能,为设计专业和消费者服务,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纵论当代艺术 彰显大家风范
冯远认为中国目前可以说具有正在发展中的当代艺术,但还没有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当代艺术。这里所说的“正在”指的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概念,即由上世纪80、90年代的模仿、挪借、学习、借鉴西方的艺术观念、语言、形式、材料,将西方现代艺术理念与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文化符号相融的艺术探索实践。而就学习、采纳西方当代艺术中某些有价值的东西,并且意识到终将体现中国当代文化理念、文化内涵、文化载体,进而创新发展中国的当代艺术而言,不乏其积极意义。在目前而论,也是具有可行性的选择之一。既然处于学习发展的过程之中,缺乏自己独立思考和创意在某个阶段就势所必然,不管是青年前卫艺术家们有意还是无意,都难免“附庸”的嫌疑。但是,冯远也不相信,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当代艺术家会甘愿成为“附庸”。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推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成进步,有的甚至在国际上获得西方同行的认同和赞誉。当然,在现阶段,游戏规则、价值标准的话语权在别人手里,甚至东西方策展人观念中对“前卫”的概念也有特指,中国当代艺术是就着别人的规则和标准在“思考”、在“创意”。冯远指出:当有一天,中国的当代艺术能够由中国和国际同行的共同标准来判别优劣,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中国才能算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当代艺术。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坚信,作为一名有责任和担当的艺术家,冯远必定会一如既往地坚守在美术这块文化阵地上,凭着对祖国和人民饱含的感情和责任意识,凭着对艺术事业不懈追求的激情,将努力担当起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在艺术道路上继续锐意进取,创造出更多的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不朽之作,实践自己“继续努力”的誓言,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作出卓越的贡献!
简介
冯远,著名中国画家。1952年生于上海。1978年,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受教于方增先等著名中国画家。1980年毕业留校执教,历任中国画系讲师、教研室主任、学院教务处处长、学院副院长等职,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2000年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2004年5月至2005年12月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08年,出任清华大学名誉院长。
作品《苹果树下》、《星火》、《屈赋辞意》、《世纪智者》、《今生来世》等入选历届全国美展,获金、银、铜、优秀奖等各类奖项二十余次。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美国东亚艺术博物馆等收藏。曾赴多国展出并获收藏。有《从生命意识到审美知觉》、《回到单纯》、《现代日本画的启示》、《寻找迷失的精神》、《人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等近百万文字的专著、论文发表。出版有《冯远中国画选》、《冯远水墨人物画集》、《东窗笔录》、《冯远画集》等。
多年的积淀与不倦的探求,冯远的创作赢得了画坛广泛的赞誉。邵大箴认为,读冯远的画,有严谨而儒雅之感;水天中在《人的历史和历史的人》一文中写到,“他的人物画,给当代读者展开了中国人文化和精神发展历史的图卷,他的人物画艺术是有关历史的艺术。而他所塑造的屈原、古典文人、近现代革命家到当代城乡青年,正是中国人的形象的历史。”孙克深感冯远待人接物一贯的诚挚、朴素、谦和,难得的做人修养和智慧,与他在艺术上的精勤修为相得益彰;郎绍君在读过冯远的画后认为,就风格而言,冯远可归入豪放派,其特点是雄强、凝重而沉郁。刘曦林的《造型的人学》、王镛的《天付劲毫》、张晓凌的《艺术与使命》、徐恩存的《水墨气象与诗情重铸》等文章也都从各个角度对冯远其人其作做了深层次的解读。
分享到:
最近更新
【新闻视频】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新时代三部曲”亮
“绿野生辉—买鸿钧艺术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
【全程直播】“新时代三部曲”《生命的绿洲》精彩
【全程直播】“新时代三部曲”泰腔现代剧《楷模村
【全程直播】“新时代三部曲”碗碗腔现代剧《骄杨
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访华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蒙古国经贸合作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高度评价《中国文化人物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秘书长李保东会见中国
推荐艺术家
热门推荐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逝世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8月21日14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8月1号,一个军人的日子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苏晴)视频内容: 一、随笔《8月1号,一个军人的日子。》 二、MTV《我爱老山兰》,郁钧剑演唱。 三、...
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隆重开幕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苏晴)7月28日晚,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
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名家新闻网
中国日报
光明网
中国网
凤凰网
网易
搜狐网
新浪
腾讯网
中国青年网
环球网
中华网
央广网
央视网
中国文艺网
中国作家网
中国艺术报
欧洲新闻联合网
欧联华文网
中国侨网
中青在线
联合早报
中国新闻图片网
中国文明网
求是网
文汇网
国新办
新京报
国际在线
参考消息
海外网
文化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