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韶华的水墨作品是新时期以来将中国画从古典形态向现代转型的一个有力的代表。作品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浑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鲜明的现代抽象与构成图式、博大的精神力量与气势,创造出极富民族气派的当代水墨形式,形成了宏壮的风格和崇高的精神(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托起心中的太阳 纸本水墨 144×365cm 2001年 周韶华作品
江汉抒情 纸本水墨 122×247cm 1998年 周韶华作品
周韶华的书法创作与绘画创作思路是一致的,走的也是“隔代遗产”的路子,他所追求的都是新的视觉效果,所用的方法还是新的综合与新的分化。只有进行新的综合,具有多方面的文化修养,才会有书法艺术的新的分化,才会有艺术上的多元化,从而形成当代书法艺术的星汉灿烂的新局面(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幻梦的净土系列之七 纸本水墨 144×320cm 2004年 周韶华作品
黄河魂 纸本水墨 80×94cm 1982年 周韶华作品 (中国美术馆藏)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他反复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人民幸福之梦、国家强盛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中国梦”这一时代最强音,已经成为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理想的心灵纽带,成为激发亿万人民强烈爱国心和进取心的精神火炬,更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也是我国艺术工作者当下的重要历史使命。
周韶华是一位与新中国同行的艺术大家,在他80年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他为新中国的美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更以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卓尔不群的艺术品质,深刻展示了一代美术巨擘崇高的大家风范和超凡的人格魅力。他是中国气势派山水画的开派人,与吴冠中被学术界并称为“南周北吴”,评论界将他称为复合型艺术家——既是画家,又是美术评论家、活动家。当许多艺术家还沉溺在旧有的绘画传统中沉迷而忘返,周韶华却选择了一条师承递进的道路。
在艺术理论发展中,他提出了“全方位观照”、“隔代遗传”、“横向移植”等具有前瞻性的艺术理念,为中国水墨画的现代化创新之路奠定了基础;在艺术实践追求中,周韶华三下黄河,两赴长江,踏遍祖国千山万水,构想了以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大海文化三大坐标作为新的伟大复兴时代的对应物和艺术复兴的资源,同时也是艺术语言和文化精神的切入点。当时他称之为“三大战役”,后来又改称为“艺术三部曲”。周韶华的“艺术三部曲”回荡着元气淋漓、气通宇宙、气贯古今的精神,饱含着中华文化天人合一、天地人和的大美魂魄的豪迈诗情,有着史诗般的力度和厚度。周韶华以其独树一帜的理论和艺术创作确立了自己在画坛的独立地位,成为20世纪中国山水画坛革新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艺术三部曲”之一:黄河寻源
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中国画的创新提供了可能。周韶华从大文化入手,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将黄河作为自己的第一块“实验地”,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1980—1983年,周韶华四次沿着滔滔黄河,探寻大河之始源,近观洪流之入海,用心灵来聆听母亲河的呐喊,用生命来体悟民族魂的呼唤。周韶华说:“寻源、寻根和逆流而上才能本立而道生。因此根、源、流这三大因素即是传承与重构当代中国画的命脉。‘根’就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的经典元素;‘源’指的是生活是艺术再生的活水源头,生活现场即艺术的气场,生活的千姿百态是艺术语言丰富的资源库;‘流’是借鉴外来艺术的通道,具有兼容并蓄的视野才能把中国绘画推向国际化。东西方艺术不是相克相毁,而是相容相促。我们要取得国际话语权,融世界主流艺术,不仅要独树一帜,不仅是画给中国人看,而且要画给外国人看,就必须融入世界主流艺术中,因此必须要有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襟,因此《大河寻源》不只是寻源寻根,而且要是在寻找艺术开放的途径。”
1980年秋,第一次黄河万里行,从武汉途径郑州、西安、临汾、吉县、龙门、壶口、咸阳、绥德、佳县、榆林等地,往返于晋陕峡谷。在西安重点参观了碑林博物馆和霍去病墓石雕,深受震撼,孕育出《大河寻源》的母题。周韶华说:“我选择从中华文化切入,其中影响深远的还是黄河文化,三皇五帝一般都在黄河流域活动,黄河文化被称为文化摇篮,黄河被称为母亲河。从这里去寻找文化的根源,来寻找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像《黄河大合唱》,对抗战影响非常大,是非常有震撼力的。我就选择了以黄河为母题。”
周韶华沿着黄河上下几千里,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游山玩水,而是一次朝圣式的精神之旅;不是去摹写自然的,而是去探寻“以道藏艺,以艺藏道”的奥秘。《大河寻源》是周韶华数次深入黄河领域的产物,它不仅成功地突破了传统山水画标准的旧藩篱,而且成功滴突破了“文革”以来山水画图式的新框框。从1883年7月开始,周韶华在北京、南京、郑州、武汉等地相继举办《大河寻源——周韶华画展》,展出了《黄河魂》、《狂澜交响曲》、《黄河大合唱》、《黄帝陵》等水墨作品,这些作品以波澜壮阔的形式、纵横吞吐的气派,展示了黄河的性格与民族的精神力量。给中国艺坛带来了一股强劲的新风,画展获得巨大反响,被誉为中国画创新的一个新起点,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大河寻源》展览的成功,亦坚定了周韶华的艺术理想,即用新的水墨语言来创造民族气派、中国气派的当代艺术。周韶华说,“对这笔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贯穿在我20多年的美术创作过程中,它已化为我的血液和灵魂。是我的壮志之旅,成名之篇。正像老子所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是走出来的。我的成功之路就是走出了一条‘大河寻源’之路,在以后的20多年我仍
在不断地寻源,也不断地有新收获。”
“艺术三部曲”之二:长江寻源
在已有的中国历史文化的著述中,认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唯一摇篮似乎已形成一种定势。但长江流域的许多考古发现表明,长江文代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源头之一。因此继《大河寻源》后,周韶华又开始第二个创作计划,他说:“仅有大河寻源还不够,还要寻找新的支点才能实现中国画向当代转型。转型是战略,《大河寻源》是战役,还必须要有其他战役来连续推进才能实现战略目标,于是萌生了还要进行‘长江战役’,‘大海战役’,打下战役,至少需要三十年的实践才能看到转型的规模。”为此,周韶华从1985年起进行了长江探源,亲身体验长江文化。
在“纵横青藏高原,上下长江头尾”的长江寻源中,周韶华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壮美、力量美和气势美,也体味到长江流域文化的多元性,由此而创作出三个系列:“魂系长江”尽力追求图式换型,语言更新,从具象象征提升到结构象征,借大山大水、大物大构,强化结构、张力、象征等符号元素,在抽象半抽象的表现中,凝聚着对生命本质的充分肯定;“江汉抒怀”则倾向于小品式的性灵抒写,于平静闲适中自由展现着天人合一的热力和幽玄。当然,最令他心醉神迷的是他生活了六十多年的楚地楚文化,成就了“荆楚狂歌”系列的辉煌。楚人直指天界的眼光,浪漫驰骋的想像,奇诡谲怪的意趣,惊采绝艳的色调,在他笔下通过楚文化多种符号元素的整合与重构,得到充分表现和再现,贯穿其中的主调则是生生不息的运动节奏和韵律。在这一系列中,他还进行了在山水间直接画上老子、庄子、屈原等历史人物的新尝试,又一次自我挑战。可以说,《荆楚狂歌》是对先秦荆楚文化的追慕、求索、颂扬与光大,是对《大河寻源》的深化,进一步强化了他怕宏壮风格。
“艺术三部曲”之三:大海寻源
周韶华生于大海之滨,以大海作为第三战役的母题自是顺理成章。与前两部曲创作时间跨度二十余年不同,大海篇基本都是2007年所作,而且是在他故乡山东威海刘公岛面对大海所作。分为"沧海横流""海天长风""神游沧溟"三个系列。既有大海龙吟虎啸的威严,也有大海天光水色的温情,还有大海予他的魂牵梦萦,包容中隐藏着沧桑感。艺术表现推向了精神时空、心理时空,似乎回到了他毕生追求的原点。
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77抒怀——周韶华画展”先后在威海、泰安、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临沂展出。画展展出的作品以2006年在山东刘公岛、俚岛、石岛等地休养时创作的作品为主。如果说《荆楚狂歌》是以先秦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为母题,注重的是深刻的文化价值,那么,这次推出的《77抒怀》则与前者大不相同,它是以抒情性为基调,以神韵为表征,表现的是画家对生活、对人生、对祖国山川、花草、对自然、对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和无限宇宙的感叹、赞美和依恋。这些由深情感受所创作的作品,它们是充满着音乐情怀的具有人情味的自由空间,是诗人的艺术世界,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本质灵魂;这些以小观大或以大观小的作品,生意盎然而悠然意远,它表现的是生命的节奏,宇宙的旋律,是诗意,是梦境,是时代风云的激荡,是大千世界的回声,表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008年10月,《黄河·长江·大海——周韶华艺术三部典》画展在湖北省艺术馆开幕。展览集中了艺术家三十年来的160余件代表作品,既有鸿篇巨制,也有很多抒情小品,将向观众展示这位矢志不移的老艺术家横跨两个世纪不断探索的足迹。周韶华在画展前言中说道:“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打响第一战役‘大河寻源’到现在,整整用了30年时间。‘黄河’之后是‘长江战役’,以《荆楚狂歌》告一段落。紧接着完成了‘大海之子’的第三战役。叫‘三大战役’是为标明我的坚定信念和实现目标的顽强意志。这次展览改称为‘艺术三部曲’是合乎逻辑地标明,我的胜利品是艺术创作成果。横跨两个世纪的黄河、长江、大海‘艺术三部曲’几乎倾尽了我的全部心血。祖国的大山大河全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在‘三部曲’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我的脚印。实际上只做了一件事,即把中国山水画从古典形态转变为现代形态。我对中国画的变革实验,长期处于在逆境中寻路的遭遇。虽然非议多多,但重要的是我自己必须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我意识到,传统的生机与前途就孕育在现实生活与现实审美需求中;现代艺术的生命也蕴藏在五千年的文明传统中。‘三大战役’的每一个战役都要解决这个基本矛盾,这是‘三大战役’的基本命题。”
当中华民族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时,已届耄耋之年的周韶华仍然站在时代的前沿,秉承着“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革命艺术理念,将时代的发展作为艺术创作的鲜活内容,担当着文化艺术传承和革新的双重任务,用实际行动续写着一个艺术工作者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奉献一生的不朽传奇。
简介:
周韶华:1929年10月21日出生于山东荣成。1941年,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二团。1943年,被发展为中华民族青年抗日先锋队员。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解放战争中荣立一等功;1948年,周韶华在华东野战军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后随军横渡黄河南下解放豫西。1949年,随军解放武汉到中南文联从事美术创作,后被推荐到中原大学美术系学习。1950年毕业后分配到湖北省文联工作。1978年,周韶华受命重组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当选湖北省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1984年,出任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当选湖北省文联副主席。1988年当选湖北文联执行主席。1993年获湖北省“文艺明星”奖,聘为湖北省美协名誉主席。2004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200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2012年,周韶华艺术中心成立。是年,周韶华受聘为中国画学会顾问。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至今,周韶华先后在国内外举办画展60多次,出版画集10多种、文集5部,先后访问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德国、瑞士、奥地利、美国、波兰、俄罗斯、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摩纳哥、韩国和港澳台地区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讲学。曾获屈原文艺创作奖、文艺明星奖等多种奖项。
作为新时期中国画创新先行者之一的周韶华,无论在艺术实践中还是在艺术理论创新中,都为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他的绘画作品具有大气逼人、大境无界的风格,由此成为中国山水画“气势派”的开宗创派者与理论建树人。在现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链条中,他是一个具有创新发展意义和转折意义的画家。正如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著名美术评论家张晓凌在《神游东方——周韶华艺术大展》总序中评论道:30多年来,能以全新艺术思想、探索精神和新画风震撼了文化界,改变了当代中国画格局,建构了中国画新时代坐标的,无出于周韶华之上者。
对于周韶华的艺术贡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给予了这样的评价:“用青松喻革命者,早已经是大俗套,但我实在也想不出更恰当的喻体,来比附这个十二即参加了八路军,八十年代初又用高层建瓴般的理论建树和横扫千军般的艺术实践掀起了一场画坛革命的双重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