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120cmx200cm 1959年 杨之光作品
杨之光是一位与新中国同行的艺术大师,在他80年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他不仅为新中国的美术事业、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更以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卓尔不群的艺术品质、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深刻展示了一代美术巨擘崇高的大家风范和超凡的人格魅力。(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不灭的明灯 96.5cmx131cm 1977年 杨之光 鸥洋合作
杨之光书法作品
杨之光书法作品
杨之光书法作品
雪夜送饭 288.5cmx119cm 1959年 杨之光作品
恩师徐悲鸿 182cmx97cm 2005年 杨之光 作品
杨之光的艺术世界是生命的世界,从领袖人物到曾通劳动者,他塑造了许许多多鲜活的个体形象,同时赋予形象以鲜明的时代风貌,从而为中国当代人物画留下了可观的视觉文献。(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也是我国艺术工作者当下的重要历史使命。
杨之光是一位与新中国同行的艺术大师,在他80年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他不仅为新中国的美术事业、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更以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卓尔不群的艺术品质、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深刻展示了一代美术巨擘崇高的大家风范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在艺术追求中,杨之光始终以前瞻的眼光引领着艺术创新,独创水墨加线法和没骨写意法,走在了当代中国画人物画艺术发展的前列;在教育事业中,他桃李满天下,虽现已退居二线,但用“杨之光美术中心”延续着自己挚爱的事业;在爱国情怀中,他始终坚持祖国至上、人民至上的信念,始终践行着“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对于名利,他淡然处之,把毕生作品几乎全部捐献给国家,捐献给人民,深刻诠释了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
这就是杨之光,一个兼具艺术家高度和教育家境界的智者。
与时代同行的主题性创作
优秀的艺术创造得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和敏感。从青年时代开始,杨之光便以充沛的激情投身火热的时代生活,在现实中捕捉具有社会发展标志的题材,酿化而成具有艺术文化时代象征的主题。“我一直关注现实题材,感情的根和艺术的触角始终扎在祖国这一片热土之上,我的作品是与时代同步的。”对于艺术创作,杨之光有着一以贯之的明确态度。
1954年春,杨之光的第一幅作品《一辈子第一回》打响了进入人物画坛的第一炮。这张画的时代背景是当时新中国刚成立,通过作品描绘了最贫困、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变成这种最伟大的站起来的中国公民。杨之光说这个很重要,因为原来是受人欺压的,老太太满脸皱纹记载着她一生的辛酸,但是她的微笑又代表着全中国低层人民翻身作主的欢乐。用这两个意义塑造一个艺术形象特别有意思。1958年的《雪夜送饭》,以一个富于人情味的普通镜头描绘了“大跃进”时代的生活,作品不仅以崭新的视角和动人的形象成为艺术名作,而且也成为“新中国画”成功实践的代表作。杨之光的人物画创作基于时代生活的热土,作品总呈现出新颖的境界,即使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但在他的作品中仍然保持着一贯的乐观姿态,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1971年创作的《矿山新兵》。从今天的角度看,《矿山新兵》的创作并没有跳出当时所提倡的样板戏的窠臼。但杨之光在整个创作过程,都给女主角灌注了一种蓬勃、乐观、自信的生命。“我做人比较乐观,始终追求生活中的美,像朝阳一样的,阳光灿烂的画面,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所以我的作品也是积极向上的。我的作品大多是反映现实生活,国画反映现实,我找到了一个突破点,国画以前能不能反映现实生活,能不能反映重大题材,好象没有太多的例子,我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发掘生活中的美是我最大的乐趣。就像《矿山新兵》的女青年那样,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她喜悦的心情其实是我内心的写照。”之后是《难忘的岁月》、《红日照征途》和《激扬文字》等重要作品,它们既是视觉艺术作品,又是一个时代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一段逝去历史的重要而丰富的信息,其功用绝非其他记录手段所能取代。
杨之光的艺术世界是生命的世界,从领袖人物到曾通劳动者,他塑造了许许多多鲜活的个体形象,同时赋予形象以鲜明的时代风貌,从而为中国当代人物画留下了可观的视觉文献。杨之光说:“我的作品要与时代同行,我要用我手中的画笔去反映和记录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目的是为我们后代了解我们共和国的成长过程提供一条途径,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国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繁荣。”这种关切现实和人生的艺术创造。一种可贵的坚守,它在中国美术所承载的精神重量和指引生活的宽度上,体现出一种真诚的人文理想。
饱含感情的人物肖像系列
在杨之光创作的大量艺术作品中,肖像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他为蒋兆和、黄胄、新凤霞、杨沫、张瑞芳赵少昂、张大千、李可染、吴作人等知名人士都画过肖像画,他的文艺家肖像组画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重大的历史文物价值。而在这些肖像画中,《石鲁像》无疑是杨之光肖像画的一个高峰。石鲁也是个画家,他还是杨之光的知心朋友,在文革含冤致死。杨之光一直想通过肖像来纪念他,他先后两三次画石鲁像,一幅是《病中的石鲁》,一幅是《横眉冷对的石鲁》,但总感觉未能淋漓尽致地表现石鲁“遗世独立,横而不流”的独特精神气质。在美国,杨之光再次执笔为石鲁造像,并题诗画上:“妖孽横行百卉落,未逾花甲死不服。任性痴狂对尘世,石公笑时我则哭。”他说:“我画得石鲁在笑,实际上他是在哭,他的笑比哭还难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家孙美兰:“杨之光近年在美国期间,完成了这个无字碑的巅峰——《石鲁像》,其复杂的精神世界,其凝聚度、其艺术深刻的力度、其语言的洗炼,其震撼力,可与‘哭之笑之’的八大艺术媲美。而其精神内涵与时代历史性的思索,超越了八大山人。”1990年12月,杨之光在美国康州第一次展出访美新作,《石鲁像》被美国康州学院收藏。杨之光的人物肖像画注入很多主观的精神,通过画把人物的内涵展现出来。
孙美兰谈到对杨之光肖像画的感触时说:“杨之光以他一枝中国毛笔,一张中国宣纸,以那神秘莫测、变化流动的玄墨五彩交杂相糅,画下中国当代有突出贡献的、有意思的文化人系列肖像——在苦难中重新崛起的东方文化无字碑,中国现代文明、社会主义文化诞生过程中,人们的奉献和自强,痛苦和自信,彷徨和寻求,痴愚和大智,深思和希望的无字碑。……半个世纪以来,‘宁方勿圆’、‘宁拙勿巧’、‘宁刚勿柔’、‘宁丑勿娇娆’的艺术法则,成为艺术殿堂尖端、正统支配性的经典。杨之光依乎天性,顺乎自然,入法出法,在艺术创造中转化为‘圆转自如,圆里带方’,‘飘柔潇洒,柔中寓刚’、‘巧而不纤,娇娆而不俗’的审美格调,功力端稳而约束不了天然的灵秀之气。使得一种‘严肃艺术’,获得新鲜活泼的人生感,使得一种‘高雅艺术’,踩着土地,渗透着人性的温暖与天真。笔墨游动,如指在弦上,恰到好处,引人聆听。”
充满旋律的舞蹈人物系列
杨之光的舞蹈人物画像是一束束妍丽的鲜花,引人人胜。虽没有乐曲,却充满了旋律,没有声音,却充满了语言。它的语言是视觉形式美;它的旋律,是色彩、笔墨、线条的节奏感。他的这些作品多彩多姿,是源于对生活的长期积累和审美视野的开拓,不宥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一两种舞蹈。在他笔下有本国各民族的,也有国外许多国家的舞蹈,其表现范围的广泛性为同行中所罕有。然而,构成作品的吸引力固然不在于舞蹈品种的罗列,重要的是他善于发掘舞蹈美的特质,找到了表现舞蹈美的钥匙。他以描写独舞为最突出。通过个体形象来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西班牙舞的奔放豪迈,节奏快速;日本舞的缓慢柔和;朝鲜舞的优美舒展;西藏牧民之舞的强劲粗犷……形象鲜明,是精妙洒脱、以少胜多的典型。不过杨之光也坦言,画舞蹈人物画并非那么轻而易举,需要对舞蹈笔墨,规律了然于心,比如画裙子要有书法味道。对舞蹈音乐要熟悉,朝鲜和西班牙的舞蹈节奏不一样,用笔墨去表现节奏感,音乐的节奏感,笔墨的节奏感,这都需要一定的技巧。
杨之光是具有极高品赋的画家,他善于发现优美形体构图的理想公式,不为细部而忽略美的总体神态。能从舞蹈的重心在于“稳与不稳”、“坠而复起”中揭示出人体运动的瞬间,使人产生出对它前后变化的联想,令有些舞蹈家观看后也觉得很有趣味。这类作品的另一成功之处,是他能将水彩的技法与传统水墨画的技法结合得水乳交融,使所画的形体丰满而有立体感。过去,他曾立下决心要“将传统的书法、大写意花卉的技法与西洋画运用色彩的经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如同八大山人挥洒自如而又笔简意赅的人物画。八大山人侧重在水墨,而我则想偏重在色彩上做文章。”这一良好的愿望通过他多年实践得以实现:他是在矛盾的两者中寻求统一,使水墨与色彩神遇而迹化。是以他笔下的形象,既不是他的前辈们的“单线平涂”,又不是西洋画那种多层次、多笔触的明暗画法。他是一笔下去就能分明暗波淡,做到一点一个脸,一笔一只胳膀,即便是任意挥写,肌骨犹见。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拓荒的“没骨女人体”系列
对女体画的尝试,杨之光开始与90年代中叶,大规模的笔墨演习却发生在他向国家捐赠了所有作品之后。杨之光对人称,这是自己“再一次从零开始”,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与自己过去的辉煌告别,重新摸索一副更具现代意味、又不离传统法度的笔墨,这的确需要一股巨大的勇气。从心态上讲,退休后的杨之光心态变得放松而自由,行为显得潇洒而大器,具备了这次再探索的优势。
杨之光毛笔下的女人裸体艺术,是以严谨的态度,追求人物体态的准确,追求形神结合,真实地表现出女性裸体的优美柔和,光洁温暖,肌体轻盈而骨力俱在的美感,更蕴含着作者审美意趣的健康活力和高贵优雅。正如美学教授迟轲先生所评说的:“它们的美质是健康纯正的,是青春的赞曲,是革命之诗,是人类的花朵。”如题为《背影更姣姣》的作品中,人物的乳峰是深红偏紫的,而肩臂则是紫中带蓝,背部又增添了橙黄。这样复杂的色彩变化,不但没有减少人体的真实性,反而令人同时觉察到天光水影构成的大自然的美感。在一幅题辞为“一气呵成形神俱得”的人体画上,作者以浓重的色彩铺染上身,而后水分增多,色彩渐淡,画到下肢足部几乎难辨形迹。虽然“难辨”形迹。却仍可以觉察到坚实的造型。这里正显出艺术家“游刃有余”的功力,而这种“朦胧”之美。更能诱发观者欣赏的兴味。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作为一位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已届耄耋之年的杨之光仍然坚守着祖国至上、人民至上的坚定信念,依旧秉承着自己“借鉴古洋寻我法,平生最忌食残羹”的艺术追求,并用极大的热情延续着自己挚爱的教育事业,用实际行动续写着一个艺术工作者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奉献一生的不朽传奇。
简介:
杨之光,广东揭西人,1930年10月11日生于上海。1943年就读于上海世界中学。美术启蒙老师是篆刻家曹铭。后经曹老师引荐正式拜上海著名书法家李健为师。1948年,杨之光考入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及南中美术院,随岭南画派大家高剑父学习中国画,正式成为高氏的入室弟子。1949年春赴台湾写生。1950年,就读于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分校中国画科。后在徐悲鸿建议下,同年9月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1953年毕业并任教于武汉中南美术专科学校。1958年广州美术学院成立,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系主任、副院长等职。
1954年春创作的《一辈子第一回》获“向科学文化进军”奖章。1959年夏《雪夜送饭》荣获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1959年秋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1979年当选为全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80年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常务理事。1985年3月27日~4月17日访问印度及尼泊尔,并进行写生、讲学活动。受到尼泊尔昌德首相的接见。多次举办个人画展。曾应邀赴美国、香港等地讲学。1985年《藏族赛马冠军札考》荣获全国体育美展荣誉奖。同年出任广州美院副院长。1990年10月辞职并退休。1997-1998年,将全部作品1130多件分别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馆及广州美术学院。2002年,杨之光在广州番禺创建“杨之光美术中心”,致力于激发儿童创意思维。如今,已在广州、东莞、江门、佛山、阳江和安徽合肥等地开设了分校。2010年12月21日,杨之光荣获“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2013年1月29日,杨之光荣获“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荣誉。
杨之光出版专著有《杨之光画集》、《杨之光肖像选》(1963年)、《中国画人物画法》(1979年)、《杨之光水墨写生集》(1982年)、《杨之光西北写生》、《当代文艺家画像》、《杨之光、鸥洋画集》、《杨之光肖像画选》、《杨之光画舞》、《杨之光、鸥洋选集》、《杨之光——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当代杰出画家——杨之光》大型画册。《杨之光速写集》、《杨之光四十年回顾展精选》、《杨之光速写》、《杨之光女人体写生精选》。
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所评论,杨之光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中国画人物画家,他的艺术创造上的最突出特点是紧密联系着中国社会发展的丰富现实,也反映出中国画人物画的新时代的变革与创新。他是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振兴民族文化使命感的画家,反映时代、反映现实生活一直是他的艺术追求,也是贯穿他艺术创造的主线。从年轻到晚年,他的艺术理想从未动摇,在他这一代画家群体中,他是坚持现实主义艺术信念最为坚定的一位,他的艺术也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与个格风貌。
责任编辑:赵建华、张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