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粹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文化人物网文化广角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广角 >

    传承国粹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2017-09-20 17:31
    来源:中新社
    语音阅读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葆秀(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叶金援在《长坂坡》中饰演赵云(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收徒拜师仪式上,王宇舟(右)送给恩师叶金援的礼物(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弟子向赵葆秀行拜师的跪拜大礼(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中新网记者现场采访(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部分京剧名家之后(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2017年8月12日上午,北京城区仍阴雨绵绵,但位于王府井和平宾舘的峨眉酒家店里,却是热闹非凡。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葆秀、叶金援的收徒拜师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中新网领导对推动京剧艺术传承发展的选题十分重视,得知举办此活动,立即组织进行图文及视频报道。也让我们再次见证了几代京剧艺术家将传承国粹视为自己义不容辞之责任的感人场面;同时,得以近距离地亲身感受到我国戏曲界老艺术家们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德艺双馨的崇高精神。

           赵葆秀,是大家熟知的国家一级演员,1959年进入北京戏曲学校,师从孙甫亭、孙振泉等;1967年分配到北京京剧团工作,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金泉、何盛清为师。1987年,她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金奖,2001年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2005年作品《赵葆秀京剧老旦唱腔精选》获中国金唱片奖;有专家称她“成为建国以来具有巨大贡献的当代京剧老旦艺术家”。

           颇有山东人豪爽、热情性格的赵老师,今年己七十多岁了。前几年患过一次重病。凭借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及对生活和艺术的追求和渴望,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现在看上去,身体恢复调理的还不错。早上刚9点半钟,我就在现场看到她忙乎张罗的身影。

           叶金援先生,出生于梨园世家,现北京京剧院梅兰芳剧团的主要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他的祖上创办了著名的京剧科班 富连成。其父在他们这拨里排行老五,名叫叶盛长,是个文武老生,很有艺术造诣。他的父辈是“盛”字辈,比如叶盛兰,叶盛章,叶盛长,这都是脍炙人口的京剧界有名的大家。

           据北京菊声京剧社张新年社长介绍,叶金援当年拜的是王金璐先生,学的是杨派武生,在武生界享有盛名。他不光是出身显赫,关键是自己还有这个艺术天分。他扮相英俊,武功扎实;另外还有一副好嗓子。叶老师在京剧界堪称是功夫深厚的文武老生。

           尽管天下雨,路难行;但著名京剧流派非遗传承人孙毓敏、宋丹菊、马小曼等名家及北京京剧院党委书记刘胜利、副院长李师友,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国家京剧院三团党委书记徐畅,威海市京剧团团长曹理,青岛京剧院院长张克岱等相关领导和京剧界名家、专家学者、京剧演员、票友等百余名嘉宾,还是如期出席、到场祝贺,高兴地共同见证这次拜师仪式。

           赵葆秀不愧是中国的“首席老旦”,说话中气十足,嗓音亮,吐字准。她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传承是京剧界的一个优良传统。“老师、戏校是优秀演员的始发站,这次我的四位弟子里有两位是教师,京剧需要人才、在等待人才,我希望我们共同担负起这个责任”。

           叶金援在接受采访时,也反复强调“我们有责任也有这个义务,为京剧事业以及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培养接班人”。“武生行当的艺术寿命不是那么长,要受到体力的局限,很多技巧技术性的东西要在年轻的时候抓紧训练。”叶金援感慨地说,现在京剧的武戏有一点点衰落,所以要尽快振兴,“京剧界的拜师传统应该传承、发扬,‘一带一’的口传心授必不可少,老师能把他六七十年的艺术积累非常直接地传给学生,使他们少走弯路,在艺术上尽快成长起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讲究口传心授的戏曲界,老师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仪式上,首先由国家京剧院三团的青年武生演员王宇舟,向叶金援先生行跪拜大礼,并给老师献花,师徒互赠礼物等程序。

           随后,赵葆秀新收的四位高徒,威海市京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周美娟、青岛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毛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周丽娟、刘少云也分别向老师行跪拜大礼,献花,正式拜师,并与老师互赠纪念礼品、合影留念。其中周丽娟与周美娟还是亲姐妹俩。

           “能够拜在赵葆秀老师门下,非常荣幸。”仪式结束后,周丽娟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仍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现在老师还在给我们上课,每次都非常认真,一丝不苟地把技艺传授给我们,今后不管是在专业上还是做人上,都要跟老师好好的学习,把京剧老旦艺术传承下去”。拜师的四位徒弟们,在挑选送给师傅的礼物时,都费了一番苦心,不同的礼品都有着深刻的共同含义:恭祝老师能够战胜病魔,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永葆艺术青春!

           对于四位徒弟,赵葆秀不仅回赠了她们专业学习用的礼品,也给予了很高评价。她指出,现在国家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有“戏曲进校园”等等,作为从业者,我们有责任在大好的文艺春天里面发挥自己的力量,把这个工作推动下去,同时传给下一代。

           赵葆秀老师在业界口碑很好,德高望重。在她的答谢发言中还透露,前几天她还在大连跟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等,合作排了一出戏剧电影,选的是经典剧目《李逵探母》。这是原来李金泉先生和袁世海先生的著名新编历史剧。剧情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现了李逵这个草莽英雄,不但讲义气,而且重孝道。该电影在大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很短的时间就已经拍摄完成,很快就会跟大家见面。

           国家京剧院三团党委书记徐畅应邀上台致辞。她首先对团里优秀青年演员王宇舟终于圆梦,拜在京剧名家叶金援老师门下,表示可喜可贺!并做为三团娘家人,“赠送宇舟几句肺腑之言,以做鞭策:在今后的学习,学艺中,要多听,多看,多想,多问,这是拜师学艺的方法;诚心,精心,虚心,耐心,这是拜师学艺的态度;成长,成熟,成才,成事,这是我们拜师学艺最终的目的!希望宇舟与叶老师能够共同携手,共勉“。讲话情真意切,一气呵成,博得一片掌声,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京剧院老院长吴江,应邀即席发言,话语不多,说的实在,受到热烈欢迎。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老院长、京剧名家孙酼敏代表老艺术家,应邀现场发言。老大姐表情优雅丰富,手势夸张风趣,语言生动幽默,声调犹如道白,比喻形象具体;没一句套话空话,句句都是自己一辈子的切身体会和经验,重点全在穴位上,博得满堂喝彩!

           北京京剧院党委书记刘胜利上台致辞,并宣读了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的贺信。刘在贺信中,特别感谢“赵葆秀老师收两位戏校教师为徒,这是当前经济艺术发展中最为急迫的问题,是在替祖师爷传道,体现了一份责任和担当”。他表示,“期待着好老师教出好学生,代代相传,薪火不断,京剧艺术长盛不衰!”

           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研究所副所长张关正,现场发言,嗓音洪亮,开场幽默,干脆利索,转入正题即是学习中央领导的讲话精神,严肃的话题让他一说也挺有点味!

           威海市京剧团团长曹理发言,一张口就知道他是唱花脸的,鼻腔共鸣音明显。谢完这个谢那个,说完全国说威海团,讲完成绩讲挑战……

           青岛京剧院院长张克岱致辞,我就记住了他发言最后的那句话:“请大家记住我这张脸,如果到青岛,请找我,吃喝住行,我全管!”估计到了那时候,不是谁的脸都行——

           本次收徒拜师仪式由北京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孔洁主持。

           见证多次拜师仪式的张新年是菊声京剧社社长,对普及传承京剧艺术搭建平台,鼎力相助,贡献多多!张新年认为,目前老一辈的艺术家,有的还在教书,有的还能偶尔登台,但大部分都在潜心研究自己多年积累的艺术造诣、经验,“传承”是当务之急,“拜师收徒是一个抢救非遗的好方式”。

           听了台上台下大家的发言,我们都真切感到,国粹传承,形势逼人,责任重大,刻不容缓!我们期待着,也积极参与之中;为弘扬(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事业,尽我们各位的绵薄之力!(中国文化人物)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文化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