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墓与龙门并古 司马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前进动力源泉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祠墓与龙门并古 司马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前进动力源泉

    2018-04-03 08: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语音阅读
    点击进入下一页
    司马迁像 王硕/摄

      中新网陕西韩城4月2日电(记者 王硕)一千七百年来,司马迁祠墓依崖就势,古柏参天,诉说着司马迁忍辱负重,奋笔疾书的壮烈一生。4月2日,“中华文明凝心铸魂之旅”2018全国网络媒体主题采访团来到位于陕西韩城的司马迁祠缅怀拜谒。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抱负,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司马迁以他在学术上的崇高地位和光辉建树令后人敬仰,让人们生发“司马迁之名与大河永流,其祠墓可与龙门并古”的感慨。

    点击进入下一页
    祠院门额上书“太史祠”三字 王硕/摄

      采访团来到位于司马迁祠顶端的祠院,祠院门额上书“太史祠”三字,笔体潇洒,苍劲有力。祠院献殿为敞厅,是供陈祭器、礼品与举行祀仪的地方。寝宫在献殿之后,正中塑有司马迁全身坐像,面貌雍容,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祠内碑石林立,多为宋、金、元、明、清各代碑记和名人凭吊吟咏之作,诗文雅健,书法挺秀。郭沫若于1958年春为司马迁祠题诗碑记让人格外注目,诗云:“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铖,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中华文明凝心铸魂之旅”2018全国网络媒体主题采访团一行 王硕/摄

      光明网记者张璋在参观后谈了自己的感受,她说“有机会走进司马迁祠,感受史圣故里的深厚文化祭奠,真是不虚此行。”

      据悉,宋、元、明、清历代曾多次对司马迁祠进行修葺扩建,其中,清代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奠定了今天的格局。如今《史记》及司马迁精神也已成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源泉。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