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200种中外版《共产党宣言》上海首展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全球2200种中外版《共产党宣言》上海首展

    2018-05-05 08: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语音阅读
    全球2200种中外版《共产党宣言》上海首展
        范强鸣向观众讲解展出的《共产党宣言》版本。 陈静 摄

      中新网上海5月4日电 (记者 陈静)全球最大版本《共产党宣言》、最袖珍的迷你版《共产党宣言》;得到恩格斯高度评价、由马克思二女儿劳拉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丹麦文、波兰文版本最早的《共产党宣言》……。

    最大版、最小版的《共产党宣言》引人注目。 陈静 摄
    最大版、最小版的《共产党宣言》引人注目。 陈静 摄

      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诞生170周年之际,“全球2200种中外版《共产党宣言》上海首展”4日起举行。在复旦大学博物馆内,记者看到了被译成113种文字和104种语言的《共产党宣言》。

    全球2200种中外版《共产党宣言》上海首展”吸引众多游客 陈静 摄
    全球2200种中外版《共产党宣言》上海首展”吸引众多游客 陈静 摄

      据悉,《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Communist League)起草的纲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1848年2月21日,《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此后,《共产党宣言》在世界各国被广泛翻译出版传播。

      北京红展马克思文献珍藏馆创办人的范强鸣当日告诉记者,他和友人用36年时间在全世界收集各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他用了5年时间全球征集15本最早出版的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复制本。范强鸣还花费了30个夜晚,以三种深浅不同,字体不同的中文将《共产党宣言》做成别出新意的“字画”。该“字画”远看为人像,近看为字。

    范强鸣精心制作的《共产党宣言》“字画”。 陈静 摄
    范强鸣精心制作的《共产党宣言》“字画”。 陈静 摄

      复旦大学老校长、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思想家、学者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的中文首译者。陈望道位于国福路51号的故居经过修缮,以《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的“新身份”进入试运营期,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

      走进掩映在绿意中的洋房,一层展览以“宣言中译·信仰之源”为主题,展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中译和影响,彰显上海红色起源地的精神与传承;二、三层介绍《共产党宣言》全文首译者陈望道的生平事迹,勾勒作为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思想家、学者的陈望道不平凡的人生。

    陈望道故居修缮变身《共产党宣言》展示馆。 卢晓璐 摄
    陈望道故居修缮变身《共产党宣言》展示馆。 卢晓璐 摄

      在序厅里,陈望道1920年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浮雕静静陈列,与一件中央编译局赠送、由《共产党宣言》中文全文排列而成的马、恩浮雕宣传品相映成趣。步入宣言展厅,人们还能看到陈望道曾使用过的桌椅、柜子。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