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高凯)6月7日,《世界因遗产而璀璨——2018中国古书画鉴定修复与保护国际高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闭幕。
此次论坛于5日启幕,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副局(馆)长付华等领导及国内外100余家博物馆专家、画家共计200余人参会。
该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献书画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承办,英国剑桥大学文物鉴定研究中心、世界记忆项目北京学术中心协办,云庐艺社合作,得到了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美国弗利尔博物馆、美国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西藏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档案馆、中国美术学院鉴藏系等学术机构专家学者的支持。
在张斌、张继刚、张小岗、张美芳等教授的倡导下,由张继刚教授策划、组织并邀请该领域内的诸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并安排了十二场国际学术报告会。
本次国际高峰论坛以一种面对文化的非功利性态度,对中国传统古书画进行挖掘、保护、鉴定和整理,使之具有“活态”文化的延续性、多样性与开放性,深度发挥文化遗产在人类进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2016年首届《世界因遗产而璀璨——中国古书画鉴定修复与保护国际高峰论坛》,将全球范围内的著名博物馆、美术馆、画院、高校、画家、评论家、私人藏家的声音凝聚起来,更在之后的时间里将中国古代书画的研究范围扩大,推动在全球范围内合力保护中国古书画的新思想,不仅关注古代书画本身,更关注隐藏其中的艺术、文化与文明的更多可能。
此次国际高峰论坛仍延续“鉴定”、“修复”、“保护”三个主题,一方面关注中国书画与中国精神文化的特殊性,一方面关注在现代视野下的中国传统修复技术与国际范围内科学方法的结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