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变公众读物 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正式开放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馆藏文物变公众读物 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正式开放

    2018-06-29 08: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语音阅读
    馆藏文物变公众读物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正式开放
        馆员正在整理馆藏的古籍。 钟升 摄

      中新网苏州6月28日电 (记者 钟升)28日,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简称“古籍图书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馆内共有各类古籍十万余册,而与很多博物馆馆藏文物秘不示人不同,公众可以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将部分古籍借出库房阅览。

     

     

      古籍图书馆的前身苏州博物馆资料组创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江南一带,文人自古以来就有收书藏书的风气。建立伊始的资料组在搜集古籍文献时,得到了众多名士的帮助。民国元老、朱德元帅的老师李根源先生,钱三强先生的夫人何泽慧院士等人纷纷解囊相助。“文革”时期,资料组也从民间抢救保护了大量古籍善本,并保存至今。

      目前,古籍图书馆共藏有各类古籍32880种106034册,其中善本725种3128册。2010年,古籍图书馆被评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博物馆本来的功用是收藏、研究文物,馆藏古籍通常不公开,仅用作内部研究、交流。”苏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军介绍,本次设立古籍图书馆,让馆藏文物书籍成为公众的读物,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江澄波是苏州百年老书店“文学山房”的第三代传人,一辈子“不知道把多少古籍送到了图书馆、博物馆里”。他表示:“过去文人藏书,很多书都是藏在家中不对外示人。朋友想看还不准带纸笔,把知识的流通禁锢住了。现在古籍图书馆主动把古籍向公众开放、与公众共享,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举措”。

      据了解,古籍图书馆目前已启用古籍和电子图书在线查阅系统,馆藏的99种家谱和75种古籍均可以实现电子阅览。对于部分实体古籍,公众可以提前预约,由馆方从库房中取出以供阅读,但并不允许外借。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