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祝港珠澳大桥竣工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在香港举行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预祝港珠澳大桥竣工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在香港举行

    2018-07-26 10:44
    来源:中国文化人物
    语音阅读
    “一带一路”绿色走廊“一国两制”伟大实践
     

    “一带一路”绿色走廊 “一国两制”伟大实践——预祝港珠澳大桥竣工通车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于7月14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隆重开幕。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及艺术家嘉宾为展览开幕剪彩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王保胜/摄影报道

     

     

    中共中央宣传部原秘书长、中国政研会副会长官景辉在致辞中表示,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即将竣工通车,这是“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最新成果,是国家一统的重要象征,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极大激发了港澳同胞的家国情怀。为了记录这段历史,特别邀请了全国著名书画艺术家运用优秀的书画艺术向世界讲述这一生动的中国故事

    徐嘉炀向参观展览的领导及嘉宾介绍展览作品《出污泥而不染》

    香港著名艺术家何百里向参观展览的嘉宾介绍特为展览创作的作品《凝聚》
     

    中国文化人物 (主编 王保胜)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港澳台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体部、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国家民族画院、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澳门基金会和世界新闻联盟支持,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香港书画学会、澳门颐园书画会、广东画院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承办的“一带一路”绿色走廊 “一国两制”伟大实践——预祝港珠澳大桥竣工通车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于7月14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隆重开幕。中共中央宣传部原秘书长、中国政研会副会长官景辉,九三学社中央办公厅巡视员石勇,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副主任张锡海,全国妇联国际联络部副部长赵红菊,香港中联办宣文部副部长朱挺,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姜在忠,南通四建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张建忠,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方楚雄,澳门颐园书画会常务副会长萧春源,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美协第七届理事、香港书画学会会长徐嘉炀,以及来自香港、澳门和内地的艺术家嘉宾百余人出席。

    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区域更好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展览展出了香港、澳门和内地书画名家为祝贺港珠澳大桥竣工通车而精心创作的九十幅精品佳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在粤港澳三地政府及中央驻港澳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工程建设者们八年奋战,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即将竣工通车。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在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填补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形成一系列“中国标准”,已经成为中国的又一张靓丽名片和彰显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展览艺委会顾问和组委会的精心组织下,广大艺术家走出书斋,拿起手中的画笔,把创作使命落实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之中,倾情中国当代史诗,书写民族复兴华章。在参展艺术家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家,也有正值盛年的中青年艺术家,还有崭露头角的艺术新秀,他们走上港珠澳大桥,亲身感受国家建设的最新成果,潜心创作艺术精品。这些作品接地气、有生气,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饱含真挚的人民情怀、家国情怀。既展现了艺术家风格独具的创作才华,又展示了他们深刻体察社会生活、深切体悟时代变迁,倾力倾情服务人民的精神追求。

    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新时代包括香港和澳门在内的广大艺术家的新面貌和新气象,也呈现了一大批文艺精品与新作。展览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着力彰显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同时鼓励创新,让传统的艺术形式实现全新的艺术表达。展览不仅体现了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的品位和发展趋势,更展现了新时代文艺的大繁荣大发展,呈现了港澳及内地文艺界和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对祖国、对人民、对中国梦的真挚心声。(中国文化人物)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

    内地艺术家及作品(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杰《今古长如白练飞》(中国画)丁保成《贵风图》(中国画) 卜绍基《秋闲》(中国画)于志学《塞外风情》(中国画) 上官超英《七彩富贵》(中国画)王平《山中一夜雨》(中国画) 王书平《远瞩》(中国画) 王林旭《清风和韵》(中国画) 王思强《荷香》(中国画) 王家新《洞庭湖上》《赏花》(书法) 王一亚雄《乐队》(油画) 方楚乔《噶丁飞泉》(中国画) 方楚雄《神木》(中国画)冯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画) 卢中南《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书法) 尼玛泽仁《三生万物 马到成功》(中国画) 江舟《飞越伶仃洋》(中国画) 关坚《晓雾微明》(中国画) 刘钻《灵动深处》(中国画)刘洪友《积德累仁》(书法)刘斯奋《共舞》(中国画)毕立伟《修成正果》(中国画) 孙玉敏 《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港珠澳大桥建设工地》(中国画)孙荣良《水流洄沿写世情 山色空濛书胸气》 (书法)许钦松《闲山已知郎意趣》(中国画) 乔宜男《春分》(中国画)朱称俊《砥砺前行 奋进筑梦》(中国画) 杜宁《春日写意》(中国画)李九红《大山回响》(中国画)李东伟《清音》(中国画)李延声《叶茂花艳》(中国画)李宝林《灵山》(中国画)吴山明《建设者》(中国画)吴为山《问道》(中国画)苏士澍《新时代 新征程》(书法) 何水法《艳秋》(中国画)何加林《莲池放钓》(中国画)张龙新《小桥流水人家》(中国画)肖映川《奔向海洋》(中国画)陈映欣《太行天湖游》(中国画)陈雅丹《南极雪趣图》(中国画)陈湘波《吉祥富贵图》(中国画)杨晓阳《酒逢知己千杯少》(中国画)言恭达《思想精深 艺术精湛 制作精良》(书法) 周正良《木棉》(中国画) 林淑然《神草》(中国画) 官景辉《一桥连三地 大海变通途》(书法) 徐里《纪念港珠澳大桥竣工通车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参展》(书法)高晔《春风大雅》(中国画) 崔跃《清涧苍松》(中国画) 章一淳《书写发展进步 吟诵繁荣和谐》(书法)黄国武《阳朔纪游》(中国画) 黄唯理《云山雨意》(中国画) 鲁婧《满堂荷气》(中国画) 谢锐《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书法)韩书力 《前程似锦》(中国画) 覃志刚《同筑民心之桥 共建一带一路》(书法) 董希源《山雨涤林静》(中国画) 詹志峰 《春山细雨图》(中国画) 霍春阳《倚云傍石》(中国画)

    香港艺术家及作品(按姓氏笔画为序)

    邝炜利《高瞻远瞩》(中国画) 司徒乃钟《水墨》(中国画) 朱达诚《家》(书法)沈平《建设中的香港》(中国画) 何百里《凝聚》(中国画) 杨建法《轻舟峰峦》(中国画) 林天行《荷》(中国画) 容浩然《虎踞龙盘今胜昔》(中国画) 徐嘉炀《出污泥而不染》(中国画) 熊海《捷克印象之三》(中国画)

    澳门艺术家及作品(按姓氏笔画为序)

    叶信豪《岭南红》(中国画)关伟生《春光水暖》(中国画)关权昌《晨曦》(中国画)刘富业《天堑无涯》(中国画) 麦理《一桥三境共繁荣》(中国画) 何斌《林捷兴诗》(书法)余伟林《万丈洪泉落》(中国画) 李得之《花气袭人》(中国画)袁铭《碧海长虹》(中国画) 龚正中《绝代工程》(中国画)萧春源《三地牵情中国梦 一心立志大湾区》(书法)曾国明《水墨乾坤》(中国画)谭俊杰《林泉高致》(中国画)谭植桓《远眺》(中国画)黎鹰《骏马飞腾》(中国画) 袁铭、龚正中、关伟生、曾国明、李得之、谭植桓、叶信豪、余伟林、严鹤麟、麦理合作的 《江峡云开》(中国画)《彩翠光华》(中国画)《山逼画屏新》(中国画)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