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余幅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复制品在云冈美术馆展出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70余幅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复制品在云冈美术馆展出

    2018-11-25 08:46
    来源:新华网
    语音阅读

    新华社太原11月21日电(记者吕梦琦、王学涛)2018年11月20日至2019年2月22日,70余幅流失海外壁画的复制作品在大同云冈石窟研究院云冈美术馆展出。这是这些珍贵流失海外壁画首次以这种方式集体回国。

      首席画师王岩松说,这70余幅壁画的原作来自山西、新疆、陕西、河南、甘肃等省份,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10余个博物馆,有寺观、墓葬和石窟壁画。

      55岁的王岩松学国画出身,现是江苏理工学院传统壁画研究所所长。20世纪90年代,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参观了在东京都美术馆举办的“丝绸之路大美术展”,第一次看到许多流失海外的壁画,萌生了以复制的方式将这些珍贵壁画带回国内的念头。

      20余年来,他多次到国外收集资料、观摩实物,逐渐从一个人复制发展到拥有10人的团队。目前他们一共复制了近百幅流失海外的壁画,最大的长10余米,最小的只有6厘米长。

      在这次展览中,两幅各3米多高、10余米长的《朝元图》格外引人注目。壁画描绘了道教中众神朝拜元始天尊的盛大场景。两幅壁画上59位神祇,有文有武,有男有女,有主有从,服饰华贵,神态雍容。

      “8个人画了3年时间。”王岩松说,《朝元图》原作从山西流失到了海外,1936年加拿大人从日本购得,现藏于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馆。

      为减轻重量又准确还原壁画,王岩松采用航空蜂窝板做底板,用土、沙、麻刀、黏合剂等在上面做成三四毫米厚的泥层,再用天然、贵重的矿物质颜料复制。

      他还尽可能用壁画流失地泥土和壁画原来的工艺复制原作。在复制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山西广胜寺元代壁画《药师佛经变图》时,王岩松专门用上了山西的土、长锋猪鬃笔,画出的元代壁画线条硬挺有力。

      “这样能更好地还原壁画的时代痕迹,更真实地再现历史记忆。”王岩松说,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一站将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