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国产科幻电影科学家不能缺席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发展国产科幻电影科学家不能缺席

    2019-01-26 09:51
    来源:未知
    语音阅读
    原标题:发展国产科幻电影科学家不能缺席

      不久前发布的《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中,有一组数据值得思考:2017年国内院线科幻电影市场总票房129.59亿元,其中国产科幻电影票房为13.17亿元。2018年上半年,国内科幻电影整体票房为95.06亿元,其中国产影片为8.9亿元,占比不足10%;

      一方面,票房成绩显示出国内科幻电影市场巨大的需求和提升空间;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国产科幻电影票房成绩偏低的尴尬。如果将下半年陆续上映的电影票房统计进来,国产科幻电影在全国科幻电影票房中的占比有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高票房成绩体现了国内观众对科幻影片的需求,而低票房占比则表明国产科幻电影尚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如何提高国内科幻电影的质量,吸引更多的国内观众,是当下影视从业者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对比发现,不同于好莱坞制作团队中频频出现的科学顾问,我国影视制作团队中难觅科学顾问的身影。科幻电影是一种基于想象力的创作,最重要的基础是从科学出发,与科学密切相关,科学内涵是科幻作品与神化、魔幻等作品最重要的差别。而国内科幻影视作品中的科学元素明显不足。在电影中,科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中准确的科学知识,还在于制片人能否把科学作为一个创作手段,为作品增添精湛的视觉效果和扣人心弦的智力内容,从而增加影片可收获的潜在好评和票房,形成独特的良好口碑。这种口碑可以通过邀请科学顾问参与制作,并坚持科学真实性来实现。

      影视中的合理性,取决于影视作品的画面和情节有科学基础,符合逻辑,能够自洽。随着我国教育普及比例的不断提高,当下观众具有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电影作品中的画面和剧情如果太假太粗糙,很容易引起大众的抗拒,科学家在电影制作中的作用正在于此。科学顾问的目标是让影视制片人在他们的叙事、风格和受众的语境中实现科学的准确性,这种准确性,不同于科学家群体在科研探索中追求的准确性,而是一种相对的、更接近于大众可接受的“真实性”。

      科学家是掌握最准确、最权威、最前沿科学信息的群体,他们的参与对于提升电影质量的意义已经被多次证实。科学家群体在帮助影视制片人创作合情合理、栩栩如生的故事方面显示出了惊人的价值。在漫威电影《雷神》的制作过程中,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肖恩·卡洛尔(Sean Carroll)及其科学顾问团队,为女主角设计了“所有的魔法都是我们无法理解的科技”的台词,从而将原本属于北欧神话的雷神托尔顺利转变为来自更发达星球的外星人,为雷神成为漫威宇宙的超级英雄打通路径。同时,这些科学顾问还通过将女主角的职业从护士改为物理学家,帮助理顺剧情逻辑(一位护士深夜出现在沙漠里很奇怪,换成一位研究爱因斯坦-罗森桥的物理学家就很恰当了)。

    发展国产科幻电影科学家不能缺席

      科幻影视的制作人在推进影片制作的过程中,不妨考虑邀请接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科学家加入制作团队,感受一下他们解析细节、从复杂体系中找出相关联系的能力,在充实作品情节和确定结构框架时,借助科学家的力量,为提升影片质量打下更好的基础。

      (作者:王姝,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