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祚隆长寺拆违亮出乾隆御笔石碑 3米多高嵌入墙内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圣祚隆长寺拆违亮出乾隆御笔石碑 3米多高嵌入墙内

    2019-04-19 09:21
    来源:北京青年报
    语音阅读

    圣祚隆长寺拆违亮出乾隆石碑

    点击进入下一页

    文保

      本报讯(记者 李天际)昨日,西城区新街口街道联合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房地中心(新街口房管所),对西四北三条3号的圣祚隆长寺实施拆违和整治提升。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淹没在一间违建房内的乾隆御笔石碑将重新亮出。

      圣祚隆长寺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这里原为汉经厂外厂。该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重修,山门上有残缺石门额,可见“敕建护国圣祚隆长寺”几个大字。根据史料记载,该寺为三进院落,大千佛殿内原有一尊5米高的铜制五方佛。如今,寺庙内除钟鼓楼已遭拆除外,其余殿宇均尚存,铜制五方佛则迁移至法源寺供奉。

      作为西城区文保单位,山门以及前后三进大殿保存完好,但飞檐斗拱的古建被违建包围,各种电线在房屋间缠绕。目前,院内居民已经全部腾退。在一间废弃的东厢房内,“燕都四百载,梵宇数盈千;自不无颓废,岂能尽弃捐;闲因为葺筑,亦以近街鄽;重见金轮焕,成诗纪岁年。”墙上的一首诗文格外醒目,但仔细看,这原来是一块3米多高、嵌入在违建墙内的石碑,而石碑的碑顶则露在屋外。

      新街口街道环境建设办公室主任林铁军介绍,根据文物部门提供的信息,这块石碑为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的诗文碑,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据介绍,拆违历时10天,将恢复古建筑的原有结构,再由文物管理使用部门编制后续修缮方案。摄影/本报记者 李天际

     
     

     

    【编辑:赵建华】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