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出书展示180件黑紫砂 揭秘古窑“重生”过程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故宫出书展示180件黑紫砂 揭秘古窑“重生”过程

    2019-05-16 08:10
    来源:北京日报
    语音阅读

    明清时期宜兴窑厂在烧造紫砂壶时得到一种高温黑色紫砂器,因是宫廷专用,民间很难一见。清乾隆后期,再无同款器物造出。一位绘画艺术家经过10年钻研试烧,“复活”了失传200余年的黑紫砂工艺。故宫出版社出书展示180件黑紫砂,揭秘古窑“重生”过程。

    黑紫砂器不仅外表黝黑,胎体断面也是黑漆漆的。明清时,黑紫砂器均进贡皇家供宫廷使用。故宫博物院现藏35万件古代陶瓷器中,有近400件宜兴紫砂器,但是黑紫砂数量很少。目前已知,存世的黑紫砂器仅见于故宫收藏的黑紫砂壶及文房用品,还有日本一些机构的收藏。

    专家介绍,清乾隆后期,由于泥料配方和烧制工艺的失传,黑紫砂器失传了。道光年间,匠人采用一种捂灰工艺低温烧成了“黑紫砂”,但是只能做到壶的表皮发黑。近代,也曾有工艺师和陶瓷厂多次尝试,恢复烧制黑紫砂,但由于经费有限,工艺非常复杂,都没有成功。

    2005年前后,绘画艺术家袁野“跨行”研究黑紫砂,前后历时十年,恢复了失传已久的黑紫砂泥料配方和烧制工艺。“我使用的是还原焰烧制法,烧成之后的胎体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袁野说,经过测试,普通紫砂泥在经受1200℃高温后,往往会因过度烧结而出现瓷化现象,如果敲壶身可以听到清脆的金属声。黑紫砂经过1300℃烧成,敲击壶身,发出的是低沉的木声。目前,黑紫砂工艺技艺被收入上海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袁野为代表性传承人。

    此次故宫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砂壶尚黑——袁野黑紫砂器作品集》,收录180件黑紫砂精品,其中涵盖茗壶,花器、香器等品类,书中还汇总了对黑紫砂的研究成果。(刘冕)

     
     
    (责编:赵建华)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