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吉祥如意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故宫里的吉祥如意

    2021-02-23 09: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语音阅读

    春节期间,故宫博物院在神武门展厅举办“吉祥如意——故宫博物院典藏如意展”,通过一柄柄制作精美、寓意吉祥的如意,让观众感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

    如意,又名“握君”“谈柄”,由古代搔杖演变而来,取材骨、角、竹、木等,因最初被做成长柄指爪状,用于搔挠解痒,尽如人意,故称“如意”。汉晋之际,如意被赋予更多文化涵义和功能,成为文人雅士交游、清谈、乐舞的助兴之物,其造型演变为云头式的首、弯折的颈部和扁平的柄。宋代之后,如意发展为室内陈设品。至明、清时期,以灵芝造型为主的如意被赋予吉祥驱邪的涵义,更为士庶乃至帝王所青睐。

    故宫博物院藏有2000多柄明、清时期的如意,材质涵盖玉石、竹木、金属、牙骨、瓷等,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明、清工艺发展的盛况。此次展览精选158件(套)展品,分为“玉石如意”“竹木如意”“金属如意”“九九如意”“其他材质如意”5个单元,全面反映了明、清时期如意的丰富材质、优美造型、精湛工艺和多样题材。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9日。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