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坊巷》福州上演 非遗传承人冀“香飘四海”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寻梦·坊巷》福州上演 非遗传承人冀“香飘四海”

    2021-07-17 11: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语音阅读
    《寻梦·坊巷》福州上演非遗传承人冀“香飘四海”
        15日晚间,沉浸式演出《寻梦·坊巷》在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上演。 张斌 摄
     

      中新网福州7月16日电(记者 林春茵)捶燕皮的铎铎声、闽剧的叹咏声、咏春拳叱咤声、畲银叮当声……在廊桥光影里涌动,在马鞍墙下混响。15日晚间,在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举行的沉浸式演出《寻梦·坊巷》,将观众带入闽都文化的世界。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16日在福州启幕。建制2200多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以这出荟萃闽都文化的演出,于前夜发出迎宾的先声。
     

    沉浸式演出《寻梦·坊巷》剧照。 张斌 摄
    沉浸式演出《寻梦·坊巷》剧照。 张斌 摄
     

      位于福州城中轴线上的三坊七巷,有“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美誉。历代走出400余位名人,包括林则徐、沈葆桢、严复、冰心、林觉民等对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

      当天晚上,三坊七巷南后街牌坊光影投射,凌空布景。光影电声中画面一阵阵浪潮拍岸,福州吻江派海的气派尽显。观众徜徉坊巷,聆听“严复”开启民智,与吟诵着诗与爱的“冰心”并肩而行。

      “内外城垣成坊巷,笔醒山河,觉醒思想。”廊桥上,“闽王王审知”“北宋名丞蔡襄”迎风而立,以诗言志。
     

    闽剧亮相沉浸式演出《寻梦·坊巷》。 张斌 摄
    闽剧亮相沉浸式演出《寻梦·坊巷》。 张斌 摄
     

      “搓敉时齐搓搓,年年节节高。”来自斗南小学的小演员童声齐诵民谣,手擎花灯在坊巷石板路上奔跑嬉戏。

      在南后街上,非遗匠人艺人们斟一杯畲酒,耍一段掌上木偶舞绸,唱一段闽剧,雕一块寿山石,窨一筐茉莉花茶,明清时期的闽都民俗、生活场景和商业风貌得以重现。

      福州市花茉莉花元素,在此间浓墨重彩地呈现。福州寿山石雕刻家孙兆勇擅长用芙蓉石微雕出茉莉花,白如凝脂,薄如蝉翼,栩栩如生,摆满一盘似有浓香扑鼻。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第四代传承人林碧峰(左)展现筛花技艺。 张斌 摄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第四代传承人林碧峰(左)展现筛花技艺。 张斌 摄
     

      “‘土墙木扇青瓦屋,门前一田茉莉花’,这童谣唱的是福州人对幸福生活的畅想,也是中国人最朴素的乡愁。”孙兆勇说,感念儿时常常在茉莉花田捣乱的童年记忆,即使雕花不易,他愿意深耕寿山石雕,把代表“莫离”的茉莉花呈现给共赴世界遗产大会的各国来宾。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第四代传承人林碧峰正在给三筐茉莉花“醒花”。当下正是茉莉花茶窨花时节,林碧峰说,传统只窨7次,如今都在创新工艺,突破窨到十余次,“茉莉花香更浓郁,茶汤更回甘”。

      “我们现在守正创新。”林碧峰坦言,他想借助世遗大会的东风,“让福州的宝贝——茉莉花茶香飘四海。”
     

    寿山石雕刻师孙兆勇现场雕刻茉莉花。 林春茵 摄
    寿山石雕刻师孙兆勇现场雕刻茉莉花。 林春茵 摄
     

      福州古厝保护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此次演出活动。该公司董事长严涛说,以求“令大家既有在古厝和传统中穿行,又跟穿越时空对话未来的感觉。”

      《寻梦·坊巷》由阳光媒体集团杨澜总策划、秦一文总导演。在秦一文看来,这是不是单纯的演出,而是一场“在坊巷中自由生发的艺术行为”,他选用“形式非常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充分表达福州每一点能够感动人的文化”。

      “最动人的,是演员。”秦一文说,“是这些非遗传承人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让全世界的人看到福州。”(完)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