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物浙江展出 含黄金面具和青铜人头像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三星堆文物浙江展出 含黄金面具和青铜人头像

    2021-09-17 10: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语音阅读
    三星堆文物浙江展出含黄金面具和青铜人头像
     
    戴金面具的人头像。 童笑雨 摄

      中新网杭州9月16日电(童笑雨)9月16日,记者获悉,“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将于9月17日亮相浙江省博物馆。展览将展出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重量级文物,包含戴金面具的人头像、“千里眼”“顺风耳”青铜面具和酷似方向盘的太阳形器等。
     
     
    酷似方向盘的太阳形器。 童笑雨 摄

      本次展览共展出文物13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5件/组,包括青铜头像、青铜面具、金箔饰物、各类玉器和陶器等。

      三星堆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青铜面具和人头像。还未进展厅,就能看到一件青铜大立人像矗立在入口。立人像通高262厘米,其头戴筒形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衣上纹饰繁复精丽。

     
     
    太阳神鸟金箔。 童笑雨 摄

      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久远、体量最高大的青铜人像,也是全世界同时期体量最大的青铜人物雕像。它代表着古蜀文明中“神”“巫”“人”的三重身份,掌握着最高的权力。
     
     
    黄金面具。 童笑雨 摄

      现场还展出了著名的“千里眼”“顺风耳”青铜面具。它有一个名字——戴冠纵目面具。

      面具的眼球向外突出约10厘米,眼眉均描有黛色,眼睛下方是向内卷曲的鹰钩鼻,以及一张宽阔、如同微笑一般的嘴,其口唇尚留有朱砂的痕迹。面具额头中央,以补铸法安装有高达68厘米的夔龙形额饰,龙头向下,尾部卷曲,背部是如刀锋般的羽翅,极具威严。

     
     
    好似太空人的青铜人形器。 童笑雨 摄

      但展览中“人气”最高的,当属戴金面具的人头像。

      这次展出的人头像头顶平齐,脑后有根大辫子,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脸上用黄金捶打而成的金面具。面具色彩依旧,眼角和眉尾的细小裂缝,彰显着这件文物曾历经千年时光。

     
     
    “千里眼”“顺风耳”青铜面具。 童笑雨 摄

      据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学术研究部工作人员杨雨霏介绍,这类戴金面具的青铜人头像出土较少。有学者认为,戴金面具者地位尊贵,是祭祀活动中的重要角色。
     
     
    展览现场。 童笑雨 摄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都出土了金玉器。在金沙遗址出土的金玉器中,仍能看到古蜀人崇拜鸟和太阳的影子。

      如展出的太阳神鸟金箔,外层图案由4只造型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它的图案以镂空方式表现,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

     
     
    青铜大立人像矗立在入口。 童笑雨 摄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保管部工作人员任华利表示,该件文物可能是“金乌负日”神话故事的真实再现,是古蜀文化太阳崇拜的直接物证,也是古蜀人高超黄金加工工艺的代表。

      另一件与太阳有关的展品,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太阳形器,酷似现代的方向盘。这是一件颇具神秘色彩的器物,其用途和含义众说纷纭。结合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其他文物上的太阳纹饰,学者们对太阳形器比较一致的认识是“表现太阳崇拜观念的一种装饰器物”,是古蜀文化太阳崇拜的直接物证。

     
     
    商周四节玉琮。 童笑雨 摄

      古蜀文明与良渚文明渊源颇深。现场,还展出了一件商周四节玉琮。其柱体外方内圆,形制与良渚的玉琮十分接近。

      此次展览中,还有一件“网红”展品。这是金沙遗址博物馆藏的一件小巧的青铜人形器。展柜中,青铜人躯体细长,双臂直伸,双腿向两侧略弯曲,颈部有一大圆孔,却没有头,好似一个太空人。据悉,此类器物在古蜀遗址中首次发现,可以说是古蜀文明的典型代表。

     
     
    神树枝头花蕾及立鸟。 童笑雨 摄

      据悉,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协办,为公益性收费临展,票价50元人民币。展览在浙江西湖美术馆进行,时间持续至2022年1月4日。(完)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