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巨变的生动描绘:读龙平平《觉醒年代》
新浪微博
新浪看点
搜狐视频
网易订阅号
头条号
腾讯自媒体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搜索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首页
文化大家
人物访谈
特别报道
世界之窗
文化广角
新闻资讯
天下收藏
文化人物资库
视频新闻
在线杂志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时代巨变的生动描绘:读龙平平《觉醒年代》
2022-02-25 12:38
来源:新华网
语音阅读
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引发了持续不断的关注与热评,“觉醒”成为贯穿全年的热词。百年前,一群觉醒了的中国人,成为为劳苦大众自由解放而激昂奋起的革命者,成为深邃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先进知识分子;百年后,他们的作为广为传颂,使百年历史融为一个整体,完成了一种精神上的薪火相传。最近,编剧龙平平根据剧本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再续热点,与读者见面了。
小说再现了历史巨变前夜的思想萌动。作者以全新视野,回溯百年前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变革,塑造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为灾难深重的中国寻找出路而艰辛探索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蔡元培、鲁迅、胡适等觉醒者为唤醒民众觉悟所做的文化探索、学术研究以及文学创作上的努力,表现了这一群体在思想、文化和现实斗争中不懈奋斗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品格。作品引入新旧文化人物的对垒、争论、斗争及适度的理解、通融,叙述了他们在社会斗争中的壮怀激烈,个人命运上的曲折多变。作品深入人物灵魂,描写新旧文化间的冲突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矛盾、痛苦,叙写他们为国家、民族和大众付出的牺牲与代价,这种代价里有现实生活中的清贫辛苦、爱情婚姻上的隐忍服从,更不乏至亲之人的生命付出。
小说敏锐、准确地抓住了历史转型期的关键词。翻开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觉醒”二字出现频率很高。一代先贤或留学日本、欧美,在比较中感知东方大国的沉睡与沉沦,或身处灾难深重的中国,为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现状揪心、痛苦。最早的觉醒者追求的不是自救,不是以逃离的方式去寻求个人安逸,而是通过苦苦求学获得知识和真理,探求民族解放之路。他们是革命者,也是牺牲者,他们勇敢无畏,同时又不乏自我冲突和相互间的矛盾。龙平平依靠深厚的学养、精深的研究、精巧的构思,用“觉醒”这个关键词概括历史转型期的思想萌动,展开一幅新旧观念、中外文化在激烈碰撞中引发的社会巨变图。
小说紧紧围绕影响历史的人物展开叙事。将政治风云、文化变迁、社会变革、军事斗争融为一体,站在新的时代方位回溯百年前的历史,既做整体观照,又为具体人物确定相应位置,既非简单按人物后来的政治地位定位,也决不跟风去做“民国范儿”的逸闻趣事表达。小说中的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观念互有差异,观点时有冲突,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为黑暗中的旧中国寻找新路,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担当和炽热的家国情怀。即使是旧文化阵营的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人,他们的顽固也一样被活化出一副“忘我”的固执。新旧两个阵营的斗争,同一阵营里的冲突,个人内心世界的矛盾,在小说里穿行交织,将“五四”新文化大潮中的中国文化阵痛描绘得淋漓尽致。
小说展开了一幅丰富立体的社会生活图景。军阀之间的明争暗斗、割据混战,“五四”游行的鲜活情境,都写得活色生香。尤其是对火烧赵家楼的充满戏剧性的场面描写,令人过目难忘。这种将纪实性、戏剧性、小说性融为一体的写法,缘自作者对史实的熟稔、情感的投入和技巧的成熟。小说还在人间烟火中凸显时代风云。赵纫兰之于李大钊,高君曼之于陈独秀,江冬秀之于胡适,以及虚构的青年女性柳眉之于陈延年,无论她们的出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斗争参与度有多大的差异,无一不提供了在生活中观照时代的有效视角。此外,对陈延年、陈乔年兄弟性格的刻画,陈氏父子代际冲突的化解,反派人物张丰载的塑造等,都强化了小说的故事性和动感强度。同时,小说努力还原真实历史场景,对饮食、服饰、书画、语言的精确把握,让一百多年前的社会图景更加丰富、立体。
小说在宏阔的描写中彰显出鲜明的时代主题。《觉醒年代》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作品表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以及在思想上、文化上、政治上的充分准备。人物的主次层级,故事的详略铺陈,戏剧化情节的开合收放,均在这一主题框架的统摄之下。各种主题变奏和故事插曲和大小情节的枝蔓丛生,并不影响读者获得一种整体观。从痛感国家落后到为唤醒民众觉悟而呐喊奔走,从《新青年》的创办到实现组织建党,涓涓细流汇聚成磅礴力量,使这部作品成为一部感受青春热情、感悟责任担当、接续奋斗精神的激情之作。(作者阎晶明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最近更新
魅力庚彩 跃动河海——朱炳仁天津艺术展在天津博物
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上海巡展)在上海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在京举行
【直播回放】2025年全日本华侨华人蛇年春晚在日本东
【全程直播】2025年除夕夜东京塔点亮“中国红”
“天地人和——‘航天与南极’摄影艺术作品日本邀
容铁:入古出新水墨光晕,在交流互鉴中绽放时代光
第70届东洋书艺展—喜马拉雅—容铁艺术作品(日本)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亲切会见徐里一行并高度评价
推荐艺术家
热门推荐
The 10th Beijing Biennale Calls for Submission
The Beijing International Art Biennale (Beijing Biennale), established in 2002 by the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has been successfully held for nine editions by ...
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马将平)6月18日,2025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一行到访西安高新区学新幼儿园对办学成果给予高度赞誉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张东立)6月18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一行走进西安高新区学新幼儿园,在中国国际康养科...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
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名家新闻网
中国日报
光明网
中国网
凤凰网
网易
搜狐网
新浪
腾讯网
中国青年网
环球网
中华网
央广网
央视网
中国文艺网
中国作家网
中国艺术报
欧洲新闻联合网
欧联华文网
中国侨网
中青在线
联合早报
中国新闻图片网
中国文明网
求是网
文汇网
国新办
新京报
国际在线
参考消息
海外网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