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发现千年东周墓葬 或反映晋国边地文化复杂性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山西发现千年东周墓葬 或反映晋国边地文化复杂性

    2022-04-12 11: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语音阅读
      中新社太原4月11日电(杨佩佩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1日对外公布隰县瓦窑坡东周墓2座墓葬发掘情况。其中一墓葬在春秋时期的晋文化墓葬中极为少见,或反映晋国边地文化复杂性。

      2005年,隰县瓦窑坡东周墓因盗掘严重,临汾市文物局与隰县文物局联合对该墓地进行发掘,共发现东周时期墓葬17座,其中有11座墓葬出土青铜器。2013年以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墓地出土青铜器进行修复。

      9年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陆续对外公布隰县瓦窑坡东周墓4座陶器墓及9座铜器墓发掘情况。11日,该考古研究院再次对外公布2座墓葬的发掘情况,为M25、M26。

      据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方面介绍,从葬俗来看,M25具有典型的晋文化特征;M26为二次葬,以往在春秋时期的晋文化墓葬中极为少见,或许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晋国边地文化来源及人群构成的相对复杂。

      M25位于发掘区西北部,被严重盗扰,盗洞在墓口的东北角,呈长方形,墓室内东、北部均被盗扰。木质葬具均已朽尽,仅见灰痕,从灰痕推测葬具为单椁双棺。人骨保存较好,仰身直肢,头向北,面向上。

      随葬器物有铜甗鬲部、铜戈、铜矛头、玉芯等共27件,因盗扰严重,个别器物已有移位,不同功用器物分别放置于椁室与外棺之间的东、南、西、北部,小件饰品则放置于人骨的头、手部位。从出土器物看,该墓年代相当于春秋晚期偏早阶段。

      M26位于发掘区北部,未见有葬具,人骨保存极差,随葬器物中铜鼎、陶罐各1件。该墓为二次葬,以往在三晋东周墓中少见,其中出土的铜鼎周身光素、足部细瘦,是春秋中期偏晚阶段器物的特征,该墓年代大致相当于春秋中期偏晚阶段。(完)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