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华文明起源 中国考古部门重新“梳理”红山文化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完善中华文明起源 中国考古部门重新“梳理”红山文化

    2022-04-18 10: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语音阅读
      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17日电 (记者 李爱平)中国考古部门正在借助“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重新梳理蜚声中外的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7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得到的消息显示,目前,“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内蒙古区科研工作已全面启动。

      即日起,考古部门陆续开始对柳河上游、老哈河上游、教来河流域等区域性考古调查及赤峰松山区彩陶坡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旨在进一步厘清红山文化的时空框架、聚落形态、功能分化及其在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公开资料显示,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的红山文化,是华夏文明最早的遗迹之一,遗址主要分布在燕山以北的大凌河和西辽河上游地区。

      “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于2021年底获中国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牵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实施。

      “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是“考古中国”项目中的相关项目。

      “考古中国”项目是“十三五”期间中国国家文物局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研究工程。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认为,“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考古发掘可进一步证实红山文化对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贡献和意义,认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中的“红山元素”,丰富并完善中华文明起源的理论体系。(完)

     
    [ 责编:张彦、刘升 ]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