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晋阳古城遗址内发现隋代瓷窑遗址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太原晋阳古城遗址内发现隋代瓷窑遗址

    2022-04-28 10:11
    来源:光明日报
    语音阅读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晋阳古城遗址最新考古成果称:2021年,晋阳古城遗址考古队在考古发掘时,发现一处隋代瓷窑遗址。据晋阳古城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韩炳华研究员介绍,这是晋阳古城开展考古工作60年来第一次发现的瓷窑遗址,也是山西目前发现最早的瓷窑址。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西依龙山、天龙山,东临汾河,面积20余平方公里,始建于东周,废弃于北宋初。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工作开展至今已有60年。因遗址埋藏厚、保存好,被国家“十一五”至“十四五”规划为重点保护的大遗址。

      此次发现的隋代瓷窑遗址位于晋阳古城遗址内的北朝至唐代宫城区南部,叠压于晋阳古城二号、三号建筑基址的唐代文化层之下,出土有大量窑具、瓷片、炉渣和同时期遗物。考古工作者共清理出3处瓷窑炉遗迹、9处灰坑和近万件瓷片。出土窑具1600余件,主要为支具和垫具。支具有窑柱、匣钵和圆头条状支具;垫具有垫圈、垫环、垫条、垫块和三叉支钉等。发掘区出土的瓷片主要为青瓷和白瓷,另外还有2件素胎瓷塑。

      在3座窑炉遗迹中,保存相对较好的是二号窑炉,距地表2.4米,为马蹄形馒头窑。火膛平面近梯形,剖面亦呈梯形,口大于底,底部平坦,东西长3米,南北宽3.4米,深残存1.06至1.26米。窑炉内出土有较多的蘑菇形窑柱、喇叭形窑柱、炉条、垫圈、垫条和大量青釉瓷片及少量白釉瓷片等。从瓷窑的残存遗迹分析,瓷窑均为马蹄形馒头窑,由火膛、窑室和烟道组成。火膛内发现大量的木炭灰,证明烧窑所使用的燃料是木炭。从遗迹及出土遗物看,瓷窑的使用时间很短,烧制的产品种类也不多。

      韩炳华表示,从出土器物分析,有显著的隋代或唐代早期特征,该瓷窑的时代可能是隋代。“使用时间不长,但技术水平较高,其位置位于当时的晋阳宫宫城内,说明这是一处重要的隋代瓷窑,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中有重要意义。”韩炳华说。(记者李建斌)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