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央为一株枝叶茂盛,盘根错节的桂树,桂树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神树,树干右侧绕过镜钮生长。镜钮为一只象征着财富的蟾蜍,右侧为一只灵动站立的玉兔,该兔双耳竖起,前肢执杵呈捣药状,左侧为翩翩欲飞的嫦娥,嫦娥头梳高髻,眉目清秀,双臂开张,衣袂飞扬,似升似腾,婉若惊鸿;树根周围及镜的边缘漂浮着朵朵祥云。整个画面动静相宜,和谐自然,生动美妙。
一面铜镜,既能揽镜自照、整饰衣冠,又寄托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超越现实的理想信念及浪漫的情怀。
镜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照容整装的必需品,同时也有辟邪镇宅等功能。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镜子的铸造和镜上的装饰又是不同时代工艺科技和文化内涵的表现。古代神仙故事被铸入铜镜背面的纹饰,传播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中秋月夜的寄托,浩瀚星空的憧憬。嫦娥玉兔镜是盛唐时期人物故事镜的典型。月宫嫦娥镜既体现了人们对浩瀚星空、无限宇宙的心驰神往,也折射出了华夏民族探索未知的精神追求。
嫦娥玉兔虽然是古老的神话故事,中国现代航天工程也从这些美好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汲取了文化灵感,以嫦娥、玉兔等浪漫形象为代号,展示航天工程的中国文化底蕴和华夏民族情愫。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以“嫦娥”命名的月球探测工程。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它的名字就叫“嫦娥一号”,嫦娥探测器携带的月球巡视器则用“玉兔”命名。从此,探月工程借助嫦娥、玉兔的美好传说,为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进步增添了浪漫色彩和人文精神。
嫦娥玉兔镜的造型圆润,光照似月,端庄大气,充满活力,盛唐万千气象“溢于镜上”。唐人常以此类铜镜作为赠礼,以嫦娥奔月为主题的铜镜,有祝愿镜主人容颜常驻及爱情美好的吉祥寓意。正所谓:“开匣见明月,持照如嫦娥”。
大唐西市博物馆作为中国首家非国有 “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一座特色鲜明的遗址类博物馆,主要以反映盛唐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主题,同时是大唐西市文化产业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文化核心。博物馆先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和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典范单位”“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亚洲十大民营博物馆及杰出贡献奖”、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等荣誉称号。
(责编:张彦、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