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人民行大义 不负时代不负卿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不负人民行大义 不负时代不负卿

    2022-05-31 10:16
    来源:中国文化人物
    语音阅读
    ——记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宋金锋
     


    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宋金锋



    2021年2月,宋金锋代表为留义村敬老院老人举办迎新春活动



    2021年8月,宋金锋代表为留义村大学生发放助学金



    2021年7月,宋金锋代表在人大代表活动室接待选民
     
           山西省孝义市由“孝”和“义”两字组成,是由当地传颂的“郑兴割股奉母”和“义虎救樵夫”两个感人至深的美丽故事演变而来。地处孝义市城区西部的留义村也历史悠久,相传古代有人路过该村时,不慎丢了一口袋粮食,发现后急忙返回寻找,发现村民一直在等候失主,并将粮食原物奉还,留义村因此得名。
           如今,在孝义市提起留义村,更是人人心生向往,赞叹不已。这个仅有280户830人的小村庄,人均持股46万元,每人每年分红及福利1万余元。这里民风淳朴、崇德向善、行孝仗义,老百姓安居乐业,教育、交通、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备,展现出一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欣欣向荣的美丽画卷。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谁曾想到,此前的留义村,村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匮乏,村民住房破旧,纠纷多、矛盾多、上访多。如今20多年时间过去,平房变楼房,农民变市民,市民变股民,留义人成为了薪金股金租金“三金”新农民,实现了全面小康。留义村的巨变,离不开连选连任、方向清、底数明、善于团结村“两委”班子及带领全村老百姓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带头人,他就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吕梁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留义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宋金锋。
     
    “我们选出了好书记,所以大家过上了好日子”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因为家庭困难,宋金锋初中毕业考入高中后没有继续就读,而是选择自己创业,跑运输、搞销售、办企业。几年下来,成为当地有名的成功企业家,1999年荣获“山西省第十届优秀青年厂长(经理)”荣誉称号。但留义村还是贫穷落后的烂摊子,当时是民心散、村容差,老百姓日子艰难,与周边村落差距极大,都盼望有个强有力的领头人带领大家脱贫致富。2000年,32岁的宋金锋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回村挑起了村党总支书记重担。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宋金锋认为当一个村的“家”和一个小家庭过日子一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需要经济作支撑。要发展留义、富裕留义,就要扎根留义、立足留义。留义村紧邻孝义城区繁华地段,区位优势独特,在外打拼多年的宋金锋决定从这里破题。他多次组织召开群众大会,与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反复沟通、促膝长谈,制定了一整套符合留义村特点的发展建设规划:依托土地优势,建设专营市场;依托市场优势,带动相关产业;依托产业优势,增加村民收入……
           打破过去的路径依赖,打破依赖着过去路径的既得利益,打破常规思维习惯,以人为本、敢破敢立。2000年,留义村建成了吕梁市最大的家具批发市场。2001年,建成了三佳汽车维修销售批发市场。2002年,成立了大地钢材建材实业有限公司。2004年,创建了亚博汽车贸易城;组建了北京港能煤炭销售公司、云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兴建了自动化汽车装潢、高级护理中心等项目;针对留义村民就业增收门路收窄的问题,组建了留义物业公司,确保了村民失地不失业,服务单位包括党政大楼、市公安局、高阳农业园区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10余个小区。2018年,留义村与中科院合作,建成了占地1000余亩,集葡萄种植、加工、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庄园;开发了金龙山旅游景区,突出“孝”“义”文化,做精做优文旅产业融合文章。2022年,流转汾阳市靳屯村1000亩土地,建设高智能蔬菜大棚及蔬菜基地。目前,留义品牌葡萄酒、金龙山矿泉水均已上市销售,不仅面向本地,更已经走向了外地市场。同时为推动集体脱贫、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宋金锋通过走访调研,溢价收购临县、兴县等贫困县的土豆、小麦等农产品,大力发展白酒酿造、米、面、醋、酱生产等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粮食产量不佳时,则从俄罗斯进口小麦等农产品,做到了“精准扶贫、智慧扶贫”。
           “生命的价值,不是我们做出了多大成就,而是我们的努力善待了多少人。”宋金锋如是说。通过实行土地流转,采取“集体经营、农户分红”的办法,门店收益直接惠及村民。通过实行房屋置换,村民不花一分钱就住上了装饰一新、配套齐全的新楼房。短短几年时间,留义村逐步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核心,商贸服务业、物流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态势。说起来只是一串数据,但其中的付出和甘苦只有宋金锋知道。宋金锋带动了老百姓发家致富,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也推动了当地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农村经济像一片森林一样,“独木不成林”。留义村的优势是土地,支柱产业是房地产,但仅仅依赖房地产,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扶贫必扶智”,让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既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2004年,孝义市作出了乡镇高中全部进城的决策。宋金锋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主动向市政府请缨,由留义村自己出地、自己筹钱建设孝义市第五中学。宋金锋跑审批、跑贷款,筹足了全部建校资金7000余万元,又亲自跑设计、报材料、盯施工、蹲工地、请监理。因病高烧39℃仍坚守在工地一线,病情稍有好转,打着点滴他又跑到工地。历时5个多月“腓无跋,胫无毛”“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拼搏,孝义市第五中学拔地而起,刷新了由一个村建设一座市级高中的纪录。借此机会,宋金锋一举解决了留义村城中村改造和水、电、路等问题,建成了城区一流的住宅区富丽康城、留义新苑小区、铝矿小区等,沃土已成繁花似锦,从此留义村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不是与生俱来带着光环的,雕塑自己的过程,必定伴随着疼痛与艰辛,忍住那一锤一凿的自我敲打,终究让人能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留义村发展起来了,但许多人产生疑问,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什么?宋金锋坚定地回答:“发展的目标是为了共同富裕,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让发展成果由全体村民共享。不是让我自己高高站在这里,而是为了让我们大家一起站在台上,享受这个制度带给我们的优越。”为此,宋金锋以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在全市率先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彻底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本着“尊重历史、应确尽确、不惟户籍论、不惟贡献论”原则,逐户逐人甄别、核对确认,最终确定249户756人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将村集体所有经营性资产量化折股到756名成员名下,村民人均持股4000股,如今每人持有的股权价值46万元,人均年分红及福利1万余元,村集体年收入达1372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共同富裕在留义从蓝图变为现实。留义村“土地集体流转统一经营分红、门市集体统一出租分红、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制运营分红”模式,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进行推广。留义人骄傲地将自己摸索出来的这一改革成果,镌刻在村门牌楼上:“农民市民股民新民享金利,薪金股金租金多金惠民生”。面对留义村发展的巨变,村民们由衷地感慨:“我们选出了好书记,是宋金锋带领我们大家过上了好日子!”
     
    “群众的幸福感,是我做好工作的最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幸福观”,宋金锋提出:“群众的幸福感,就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2007年留义村启动“村改居”工程,2012年建成留义社区,2017年在全省率先完成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近年来,留义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社区”“山西最美旅游村”“山西省敬老文明村”“山西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平安山西建设示范村(社区)”等国家、省、市荣誉50余项。宋金锋连续两届当选孝义市人大代表,2009年当选吕梁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同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感动山西人大代表”,2010年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2013年荣获“山西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回望留义村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多年来的高质量发展探索,党的旗帜始终在这片土地上高高飘扬,引领着留义人团结拼搏、奋力进取。留义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各项事业发展,努力走出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新路子,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形成了在基层组织建设、产权改革效益、集体经济发展、民主管理水平、重德崇文新风、美丽宜居环境、优质服务惠民、“三零”创建质量等8个方面上争当一流,推动形成物质与精神并重、经济与社会齐抓“两双”局面的“1382党建工作法”,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连续11年被评为“五星级”村党总支,连续4年被评为“五个好”村党总支。
           留义村的发展更离不开有威信、有能力、有担当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领头雁宋金锋。他抓党支部班子、党员管理、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作用发挥从不松懈,无论是理论学习强化思想武装,还是深入一线为民服务,亦或是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总是冲在一线、干在前列,以真实的为民情怀,鼓舞引领着全村人。宋金锋带头创建“说事、议事、办事、评事、奖事”于一体的“五事共商”工作法,让工作更透明,决策更科学;他把党员定岗定责,包联小区又包联到户,包孤寡老人,把每月15号定为党员活动日,每个党员报告活动情况并进行考核。宋金锋认为,党员要是不起带头作用,不和村民同甘共苦、同心同德,留义村就发展不到今天,也不可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留义村党总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孝亲文化为特色,大力弘扬“还粮留义”的传统美德,文明留义、幸福留义建设呈现出新的面貌。在村史展览馆,“全国文明村镇”“山西省文明村”“文明和谐村”“五星级农村党总支”“五个好村党总支”“全国科普示范社区”“文明社区”等荣誉摆挂了一面墙,这是留义村近年来全面发展的丰硕成果。
           人的最高情商不是心机,而是替别人着想的善意;世界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源于累积的人品和善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宋金锋一直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回忆当年,村民袁冬生46岁仍未婚无业,宋金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方协调后帮助袁冬生在内的4名单身大龄青年解决了婚姻大事。“宋书记又当媒人,又给我张罗找对象。我和我对象2007年5月2日见的面,到了10月4日就领证结婚。宋书记给协调解决了房子,给装潢好,还给了订婚彩礼。”如今,袁冬生在留义村委会任职,孩子也已经13岁,一家人幸福美满,更让他高兴的是自己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3年元旦,宋金锋与同事为村里仅剩的3个光棍举办了集体婚礼,从新房、家具、家电到新人彩礼、礼服、钻戒,都是村委会包办,3对激动的新人当场流下了热泪,参加婚礼仪式的村民们心里也是暖暖的。
           宋金锋懂得“启活水才可萌发新机,培沃土方能养育繁花”,所以在教育上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早年自己修摩托、办砖厂时,看到那些因为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他总是尽力帮忙,不知道多少次掏钱塞进家长手中,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一到开学,宋金锋就四处捐资,还满怀喜悦地担任了孝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他个人捐资280万元为振兴街小学、崇文街小学硬化操场,铺设塑胶跑道。2021年,宋金锋以个人名义向孝义五中全体教师捐赠160余套价值20万元的服装。每年个人拿出30万元设立“金锋教育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奖励优秀教师。20余年间,宋金锋个人累计资助贫困学生达500余人,捐资助学200余万元。
           “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为了让村民老有所养、安度晚年,2012年,留义村投资4000余万元建起了四星级标准的敬老院,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免费入住,由村集体负担吃饭、穿衣、住宿、娱乐、医疗等一系列后勤保障。敬老院硬件设施齐全,工作人员服务周到,衣服随换随洗,卫生天天清理,尽可能为老人们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我们老俩口住在老年公寓,不花一分钱,这里有图书室、麻将室、卡拉OK,每个礼拜还有文艺表演,住在这里的老人们确实是感到幸福温暖。”谈起自己和老伴的晚年生活,留义村村民刘锦棠掩饰不住脸上的兴奋和满意。
           2008年,为响应国家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的号召,留义村开始推行火葬制度。2012年,为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留义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提倡村民在婚丧嫁娶活动中,破除陈规陋习,建立文明理事、节俭理事的新风尚。村委会一层设立有红白理事大厅,谁家要办红白事,必须经理事会登记审批,经理事会研究同意后方可办理,并规定红事宴席不超过20桌,生日、满月宴席不超过15桌,干部群众上礼一律不超过100元。违反规定的,不能参加各类评优活动,取消年终一切福利待遇。刚开始执行时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村里的党员干部就以身作则、带头执行。村民之间,谁家有了喜事或者丧事,村民们在遵守会规的前提下,互相帮忙,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资金。几年坚持下来,村里的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这句话意思是说:各行各业的工匠住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撑握“道”。为了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留义村以诚信建设为核心,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还以“道德讲堂”为阵地,把“孝义好人”请来讲故事,并与村民互动,让村民谈感悟,大力加强村民的思想建设,在全村营造出“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氛围。多年的实践证明,正是因为留义村始终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宣传群众、武装群众、教育群众,为乡风文明增添了新的内涵。
           扶困济弱、捐资助学、孝亲敬老……经济发展起来,其他社会各个方面也健康发展,日臻完善。“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也是我每天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宋金锋若有所思地表达。每天早上叫醒他起床的不是闹钟,而是责任,是必须完成的工作。宋金锋就像上满发条的钟表一样,每天精力充沛、精神抖擞,怀着对百姓的无限深情和对工作的无限热爱,操持着、奋斗着、奉献着、忙碌着......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人生就是一场抵达,总有美好让人驻足,总有远方给人希望,总有未来值得期许。如果将“发展集体经济、破解教育不平衡、补齐养老短板”视作宋金锋带领留义新农村建设的“三部曲”,那么当选人大代表,则为他提供了一个更好为民服务的广阔舞台。
           自2017年当选为山西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后,宋金锋表示:“作为吕梁选出来的代表,就要站在吕梁以及全省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把吕梁13个县市基层群众的心声反映上去。这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人大代表就要做好政府和群众的桥梁纽带。”
           村上春树说:“当你用认真有趣的态度对待生活里那些看似无趣的小事时,就会收获一份小小而确定的幸福,从而觉得生活美好无比。”2017年6月,崇文街道留义人大代表联络点揭牌成立,包括宋金锋在内的2名山西省人大代表、3名吕梁市人大代表、1名孝义市人大代表被编组进站。联络点采用群众来访、代表走访和联络员收集3种形式听取选民意见,然后汇总到社情民意、接待群众和走访选民登记簿上。经分类梳理后,由人大代表自行引导解决一批,人大代表共同协商解决一批,与有关部门联动协调合力解决一批;对未能解决的问题形成代表建议提交并进行跟踪督办。
           宋金锋深知,人大代表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尽力履职尽责,而且本身就承载着一种社会义务和公众形象;人民群众不仅要看到人大代表在代表大会期间的表现,也要看到其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依法履职建言献策,积极为群众发声解难。翻开宋金锋接待来访群众的登记簿,一件件关乎民生的大事小情全部记录在册,一件件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得到有效解决。例如,针对选民反映有兄弟因分家、婆媳因拆迁而闹矛盾的,宋金锋入户耐心劝解、引导调解,最终让双方冰释前嫌,和睦相处;针对选民提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愿望,宋金锋与孝义市人大代表宋星伟共同协商,村、社区联合实施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安防、排水等6项改造提升工程,赢得群众集体点赞;针对居民电摩随意停放及充电安全隐患问题、缺少室外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天然气未接入、就业难问题,与留义村、社区、天然气公司、文旅、就业等部门沟通联系,将问题逐一解决。
           联络点成为宋金锋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一个重要平台。与此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更好更有效发挥联络点作用。针对社区居民不同年龄结构,联络点设置“人大意见箱”“一线一群”(人大代表热线和人大代表联络群),老年人可以通过“人大意见箱”或者拨打人大代表热线,年轻人则扫码进入“人大代表联络群”,就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事急事随时随地向人大代表反映。
           联络点还创新推出“特邀人大代表”进站机制,邀请包括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和其他社区负责人进入联络点,与人大代表一道,能现场解决的就现场解决,现场解决不了的事后积极跟进。宋金锋通过互联网在联络点推行“群众点单、代表接单、政府埋单”,真正让代表和群众“零距离”接触,确保群众办事“零跑腿”。除了定时定点在联络点接待选民外,宋金锋还主动进家入户听取群众意见建议:2020年8月9日,在袁冬生家中,了解到小区保温墙改造施工现场未进行围挡,存在安全隐患……2020年10月19日,在崇文苑宋增明家中,听取小区居民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问题……
           2020年,孝义村村民宋金亮拿着46万元的股权证,到孝义市农村商业银行抵押贷款30万元,买了一台吊车。一纸股权证,不仅是宋金亮基本生活的保障,更换来了“活钱”,让他一家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而股权抵押贷款在孝义破冰,正是源自宋金锋的一件建议。2018年山西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宋金锋提出《关于尽快配套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政策制度的建议》,希望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相关制度,承认农民产权,进一步配套完善政策,并尽快推动实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担保等金融领域的改革,将农民产权,包括土地、资产等股份配额明确入市,体现农民所持集体资产股份的价值,显现其作为生产要素的潜在市场价值,让农民股权有保障、收入有提高。这件建议被列入“2018年山西省十大重点意见建议”进行督办。2020年4月,包括宋金亮在内的7户留义村村民获得了孝义农商银行发放的贷款共计120万元,村民手中的股权证变为了真正的“本金”。
           无论头上的云朵多么绚丽多彩,也不能忘记脚下的大地。为了更好地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宋金锋常常奔波于各个地区之间,积极参与地方立法工作,对制定《吕梁市电梯安全使用安全条例》《吕梁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吕梁市停车条例》等提出了中肯贴切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大吕梁平川县市与晋中盆地毗邻县市发展资源整合的建议》《关于尽快开通吕梁孝义——晋中介休平遥城际公交带动两市旅游资源共享的建议》《关于把园区建设成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重要支撑的建议》《关于以农业园区为平台扶持农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建议》《关于建设太原盆地城际快铁的建议》《关于尽快拓宽汾平高速汾阳南(孝义)出口通道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大中小城市社区改革、创新、建设力度,加快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建议》《关于大力支持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建议》……从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到乡村振兴的“发展大计”,从“联络点”到“人代会”,宋金锋每条建议背后都凝结着基层百姓的期盼,也印证了他许下的承诺:“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宋金锋说:“一个创业者身上最优秀的素质,那就是乐观、豁达,造福桑梓。乐观不仅是自己安慰自己,左手温暖右手,还要将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周围的人。唯有这样,才能遵从本心守忠孝、行正义,好好做事、把事做好,让人生幸福指数更高,人生的路才会走得更长远。”
           孝义,孝者,百德之首;义者,任善之节。不做旁观者,勇当奋斗人。20多年间,从“宋书记”到“宋代表”,宋金锋始终秉持一句承诺、一颗初心、一份坚守。宋金锋说:“我们感恩伟大的时代,在崇德向善的社会中,我实现了自己的追求,以生命歌唱,用奉献感恩,让大义当先。”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坚持把党的政策贯彻落实好,把村子管理好、发展好,带领村民奔向富裕;作为人大代表,他努力为农村和农民发声,为乡村振兴行孝仗义,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盼,不负新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不负留义老百姓的厚爱,不负脚下这片让他动情动心、深情深爱的热土。(陈庆立)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