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秭归:屈原祠古建筑完成迁建后的首次修缮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吴震启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湖北秭归:屈原祠古建筑完成迁建后的首次修缮

    2023-12-26 10:07
    来源:新华网
    语音阅读

    12月24日在秭归县拍摄的修葺一新的屈原祠(无人机照片)。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屈原祠古建筑群首次修缮维护工程全面完成。此次修缮维护按照“原材料、原工艺、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原则,对屈原祠山门殿、前殿、正殿等进行保护修缮, 对南、北院落辅助性建筑进行维护保养。

      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又称清烈公祠,占地面积约30亩,为纪念屈原而建。2006年11月,因三峡工程兴建,屈原祠由秭归县归州镇迁建至县城凤凰山,并于2010年6月对外开放。

      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12月24日,工人在秭归县屈原祠山门前拆除脚手架(无人机照片)。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屈原祠古建筑群首次修缮维护工程全面完成。此次修缮维护按照“原材料、原工艺、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原则,对屈原祠山门殿、前殿、正殿等进行保护修缮, 对南、北院落辅助性建筑进行维护保养。

      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又称清烈公祠,占地面积约30亩,为纪念屈原而建。2006年11月,因三峡工程兴建,屈原祠由秭归县归州镇迁建至县城凤凰山,并于2010年6月对外开放。

      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12月24日在秭归县拍摄的修葺一新的屈原祠(无人机照片)。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屈原祠古建筑群首次修缮维护工程全面完成。此次修缮维护按照“原材料、原工艺、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原则,对屈原祠山门殿、前殿、正殿等进行保护修缮, 对南、北院落辅助性建筑进行维护保养。

      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又称清烈公祠,占地面积约30亩,为纪念屈原而建。2006年11月,因三峡工程兴建,屈原祠由秭归县归州镇迁建至县城凤凰山,并于2010年6月对外开放。

      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